港澳台作家漫步屈子文化园 醉心楚韵探寻文化根魂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5-11-24 12:03:06
11月22日,数位来自港澳台的作家沿着千年文脉而来,走进浸润着屈原爱国情怀的汨罗大地,沉浸于楚风汉韵的悠远氛围中,探寻屈原精神在当代的传承密码。


图片港澳台作家们参观屈子祠


步入屈子文化园,砖木结构的古建筑与苍翠林木相映成趣。屈原碑林中,一字一句镌刻着穿越千年的家国情怀;屈子祠前,袅袅香火承载着后世不灭的敬仰。作家们步履缓缓,在讲解中聆听屈原生平,凝望展陈中重现的屈原行吟泽畔、上下求索的场景,仿佛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屈原是令人敬仰的爱国文人,香港的小孩子自幼便知晓屈原的故事,并崇敬其爱国情怀与不屈不挠的精神。” 香港作家、编剧,香港女作家协会主席,香港作家联会副会长周蜜蜜在碑林前驻足感叹,“这是我第一次来到纪念他的碑林与遗迹,内心十分激动。屈原以文字传扬爱国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缅怀学习,这正是文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作为文字工作者与作家,我们应在创作中宣扬其精神,以文字塑造更深入人心的形象,让这份情怀代代相传。”


图片港澳台作家们参加祭屈仪式


澳门作家、笔会副理事长邓晓炯在屈子祠内久久伫立,认真聆听屈原的生平故事。“能实地聆听他的故事、感受其所处环境,实属难得。爱国是中华文脉的共同底色,屈原忠于理想、忧国忧民的精神,在澳门有着生动体现——每年端午,划龙舟、吃粽子都是全民参与的隆重活动,这正是对其精神的传承与文脉的联结。” 作为一名偏爱历史与科幻题材的创作者,他坦言此行带来深刻启发,“屈原的故事背后,是深厚的时代脉络与文化精神,我甚至有了重读《离骚》《楚辞》的冲动。除了端午习俗与屈原之名被人熟知外,其背后的丰富内涵值得深挖,无论文化创作还是历史普及,都有诸多工作可做。”


澳门作家、儿童文学协会副会长、作家协会副会长朱丛迁参观屈子文化园后感慨:“我认为屈原代表的楚文化极具独特性,兼具雄浑气质与深远回响。其“雄浑”体现在决绝与浪漫主义的强烈碰撞中,如火焰般热烈炽烈;而“回响性”则表现为屈原的全球知名度——所衍生的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根脉的高度标识。”他表示,此次汨罗之行将会影响到他后续创作,“我将尝试塑造如屈原一般鲜明坚定、不陷内耗、身体力行的文人形象,以生命燃烧的热忱,向读者传递希望之光。”


作家们在文化园中流连忘返,或驻足凝思,或倾心交流。此次屈子文化园之行,不只是一次文学采风,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一次文化的寻根。这份跨越山海的文化共鸣,终将化作笔下奔涌的文字力量,架起更为坚实的文化桥梁,让中华文脉在时代更迭中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岳阳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
编审:刘军晖 方玉轶 
版权声明:凡本平台注明“记者:XXX”的所有作品,均为本平台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平台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平台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岳阳广电全媒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平台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

责任编辑:王斯菡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