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烫伤急救指南:家长必知的五个关键步骤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5-10-22 09:04:11

国庆节以来,岳阳市妇幼保健院外科住院部收治多名烫伤患儿,5岁女童洗澡时打翻热水壶,全身12%面积二度烫伤;22个月大幼儿扯下桌布,热汤导致上身8%面积深二度烫伤……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提醒每位家长:小儿烫伤随时可能发生。

1-3岁幼儿是烫伤高发群体热液烫伤占绝大多数情况。由于幼儿皮肤薄嫩,同等温度造成的烫伤往往比成人严重得多。

更令人担忧的是,多数家长在意外发生时仍采用牙膏、酱油等错误方法处理,加重了孩子的痛苦。



图片

幼儿烫伤,为何更严重?

图片



图片


婴幼儿皮肤厚度仅为成人三分之一,这使得高温热源更容易造成深度损伤。3岁以下儿童缺乏危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好奇心强,成为烫伤最高发人群。


烫伤按深度分为三度:一度烫伤皮肤发红、疼痛;二度烫伤起水疱、疼痛剧烈;三度烫伤皮肤呈灰或红褐色,痛感反而迟钝,表明损伤已深达皮下组织。

图片

热液烫伤是主要威胁:热水、热汤、热粥是常见致伤源。厨房和浴室是危险高发区,其中洗澡水温度过高造成的烫伤尤为常见。


对儿童来说,体表面积超过5%的烫伤即可引发休克,超过10%有生命危险。这是因为幼儿总体血量少,大量体液渗出会导致血容量迅速下降。




图片

“冲脱泡盖送”,五步急救法

图片


烫伤后的黄金1小时至关重要,正确急救可显著减轻伤害程度。牢记五字诀:


01

立即用15-25℃流动冷水冲洗伤处20-30分钟。流动冷水能迅速带走皮肤热量,防止热力继续向深层渗透。注意水流不宜过急,避免直接冲击水疱。

图片


02

冲洗后小心去除衣物。如衣物与皮肤粘连,应用剪刀剪开,不可强行撕脱,以免造成二次损伤。保留粘连部分,交由医生处理。


03

将伤处继续在冷水中浸泡30分钟,进一步缓解疼痛。但要注意婴幼儿体温调节能力差,大面积烫伤或天气寒冷时,浸泡时间不宜过长,防止体温过低。


04

用无菌纱布或清洁棉布覆盖伤口,保护创面。切忌使用有毛絮的材料,以免粘连伤口。不要涂抹任何药膏或偏方。


05

除极小烫伤外,均应送医治疗。头面部、颈部烫伤或面积大于手掌五倍者应立即送医。送医途中可给患儿喝淡盐水补充体液。

图片


图片

避开常见误区,这些做法反而有害

图片


门急诊中,医生常遇到涂着牙膏、酱油的烫伤患儿。这些“土方法”不仅无效,还会加重损伤。


牙膏涂抹:牙膏中的薄荷成分带来短暂清凉,但对创面有刺激性,可能加重损伤。

酱油、白糖:可能引起感染,增加治疗难度。有色物质还会影响医生判断烫伤深度。

立即冰敷:温度过低可能导致创面冻伤,加重组织损伤。

挑破水疱:水疱皮是天然保护层,自行挑破会增加感染风险。大水疱应由医生处理。


红药水、紫药水等有色消毒剂同样不宜使用,它们会掩盖创面真实情况,干扰医生判断病情。

图片



图片

预防胜于治疗,守护儿童安全

图片


洗澡安全:先放冷水再加热水,水温不超过38℃。用温度计测量最可靠,手试温度可能不准。

厨房管理:热水瓶、热锅等放在儿童无法触及处。端热汤热水时大声提醒“不要靠近”,防止孩子突然跑来。

餐桌安全:不在台布上放置热容器,以免儿童扯拉台布导致烫伤。

 看护原则:不要让幼儿单独活动,做到“放手不放眼”。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让他们远离危险源。

图片

对感觉迟钝的婴幼儿,特别是马上冬天来了,避免使用热水袋保暖,如必须使用,外面应裹毛巾且不直接接触皮肤。


烫伤急救存在“黄金1小时”概念,正确处置能降低85%的感染风险。

下次面对孩子烫伤,别再寻找神奇的土方偏方。简单有效的科学方法,往往是最可靠的保护。

图片

综合外科简介


岳阳市妇幼保健院、岳阳市儿童医院综合外科已形成以小儿、乳甲为特色,兼治其他成人外科疾病的科室。现有医护人员二十余人,其中高级职称六人,分小儿组、乳甲组、普外组、泌外组,技术力量雄厚,能熟练开展小儿及成人各种微创及开放手术。

专业的医护团队,先进的医疗技术及设备,优雅舒适的就医环境,综合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将以热情周到的医疗服务,为广大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门诊地址:门诊楼1楼

住院部地址:儿童楼7楼

咨询电话:0730-8600642


线上咨询扫码添加

图片
图片
图片

免责声明:本文仅做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于正规医院就诊,谨遵医嘱。其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

来源:岳阳市妇幼保健院外科

责任编辑:彭旭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