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换季总咳嗽?温差和呼吸系统的 “小矛盾” 要知道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5-10-21 09:29:24

“中午穿短袖,早晚裹棉袄”—— 近期频繁上演的气温 “大跳水”,让不少人遭遇了咳嗽、咽痛、鼻塞的困扰。

看似寻常的温差变化,为何会成为呼吸系统的 “隐形杀手”?


图片

“攻击” 呼吸系统的三重逻辑

图片
图片
图片

呼吸系统作为人体与外界相通的 “门户”,最易受温度波动影响,其损伤机制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

黏膜屏障

 “失守” 是首要诱因

图片

呼吸道黏膜上布满纤毛,如同 “清洁毛刷” 不断摆动清除病菌,黏膜分泌的黏液则形成 “防护膜” 阻挡病原体入侵。

当气温骤冷时,黏膜血管会急剧收缩,导致血液循环受阻,黏液分泌减少,纤毛摆动减慢,这层天然屏障瞬间变得脆弱不堪。

而白天升温后黏膜又需快速舒张,反复 “收缩 - 舒张” 的刺激会进一步削弱其防御功能。


病原微生物

 “趁势作乱” 加剧风险

图片

低温环境恰好为病毒和细菌提供了理想的存活条件,流感病毒、鼻病毒、肺炎支原体等在凉爽干燥的空气中能存活更久、传播更远。

同时,温差大时人们更倾向于关闭门窗,导致室内空气流通差,病原体浓度大幅升高,交叉感染的概率随之增加。

图片


免疫调节

 “紊乱” 降低抵抗力

图片


经历夏季高温或冬季严寒后,人体能量消耗较大,免疫力本就处于相对薄弱状态。

气温骤变会进一步干扰免疫系统的调节机制,使白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反应效率下降,对病原体的识别和清除能力减弱,尤其让婴幼儿、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更易 “中招”。

图片
图片

三类高危症状需警惕

图片
图片
图片


温差引发的呼吸道不适并非都只是 “小感冒”,以下三类症状提示可能存在严重问题:


图片

急性感染信号

若出现持续高热(超过 38.5℃)、剧烈咳嗽伴黄痰、胸闷气促等症状,可能是流感或细菌性肺炎的表现。

研究显示,流感病毒在温差大的季节传播速度可提升 30%,且易引发肺炎等并发症。

图片
图片

慢性疾病急性发作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若出现喘息加重、夜间憋醒、活动后气短等情况,需警惕病情急性发作。

冷空气刺激会引发气道痉挛,导致原有症状急剧恶化。


图片

隐匿性不适

部分人仅表现为咽干咽痛、频繁清嗓或鼻塞流涕,虽症状轻微但反复发作,这可能是黏膜持续受损的信号,若不及时干预易发展为慢性咽炎或鼻炎。

图片


图片

四步构建全方位防护体系

图片
图片

应对温差带来的呼吸健康挑战,需从生活细节入手,建立 “预防 - 干预 - 康复” 的全链条防护:


穿衣有道

守住保暖 “第一道关”

图片

北方地区推荐 “洋葱穿衣法”,内层选择速干排汗材质,中层用抓绒衣物锁温,外层搭配防风外套,便于根据温度变化随时增减。

南方潮湿地区则需在保暖基础上注重除湿,可使用除湿机改善室内湿度,避免潮湿环境加重呼吸道不适。谨记 “春捂秋冻” 要适度,早晚温差超过 10℃时务必及时添衣。

图片


环境优化

切断传播路径

图片

坚持每日开窗通风 2-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即使寒冷天气也需保证空气流通,降低室内病原体浓度。

雾霾或花粉浓度高时,外出应佩戴 N95 口罩,回家后及时清洗鼻腔和面部。

有条件的家庭可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 PM2.5 等有害颗粒。

图片


饮食运动

夯实免疫基础

图片

饮食上可多摄入梨、银耳、百合等润肺生津的食物,补充维生素 C 和钙,增强黏膜修复能力。每天保证 1500-2000 毫升温水摄入,避免呼吸道黏膜干燥。

运动方面,选择快走、瑜伽等中等强度运动,每周 3-5 次,既能增强肺功能,又能提升免疫力,但需避免在低温时段长时间户外锻炼。

图片

科学干预

把握治疗 “黄金期”

图片

出现轻微症状时,可通过休息、补水及对症处理缓解。若症状持续不改善,需及时用药干预,如中成药连花清瘟可缓解感冒、流感引起的发热、咽痛等症状,其组方中的红景天还能调节免疫,帮助身体恢复。高危人群应主动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降低重症风险。

40 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查,实现早筛早治。


图片

走出认知误区,科学应对温差

图片
图片

很多人对温差性呼吸道不适存在认知偏差:有人认为 “扛一扛就过去”,忽视早期干预导致病情加重;有人过度依赖抗生素,殊不知 70%-80% 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滥用抗生素无效且有害。

事实上,呼吸道对温差的适应能力可以通过科学调理逐步提升。只要建立正确的防护观念,做好环境管理、生活调节和及时干预,就能在气温波动中保持呼吸健康。毕竟,应对温差挑战,科学防护才是最有效的 “保暖衣”。

图片
图片

综合内科简介

图片

综合内科是集消化、呼吸、心血管、神经内科、内分泌等疾病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拥有一支基础扎实、专业熟练、作风过硬的医护团队。团队共有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2名,住院医师1名,护理人员7名。

拥有CT、核磁共振、心脏彩超、24小时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睡眠呼吸监测、脑血管多普勒、电子胃肠镜、肺功能仪、电子支气管镜、脑电图等先进仪器及无创/有创呼吸机、除颤仪等抢救设备。

地址:门诊楼1楼、综合楼12楼

电话:0730—8600760


线上咨询扫码添加

图片
图片
图片

免责声明:本文仅做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于正规医院就诊,谨遵医嘱。其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

来源:岳阳市妇幼保健院内科

责任编辑:彭旭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