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分钟!小切口取大肿瘤!——岳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开展内镜下粘膜下肿瘤挖除术(ESE)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4-12-12 16:31:31

近日,岳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一病区为一名患有贲门巨大粘膜下肿物的女性患者实施经内镜下粘膜下肿瘤挖除术,手术耗时仅50分钟。肿瘤2.0×5.0cm,术后创面钛夹夹闭,愈合后几乎不留痕迹。


患者颜女士,在当地医院体检时发现贲门口黏膜下隆起,初步判断大小约4cm,环绕贲门口2/3周。经超声胃镜诊断,考虑粘膜下间叶组织来源肿瘤。


贲门这个解剖位置很特殊、很关键,它是连接食管和胃的“枢纽”及“开关”,它本身很小,但它的阀门效应可以保证食物在通过后牢牢关闭,使得食物进入胃里后不返流回食管。像颜女士这样的长在贲门口又这样大的肿瘤,以过往的经验来看是要做外科手术的。这类外科手术创伤极大,需要从肚皮上打洞进入腹腔,切除肿瘤和瘤子周围的组织后进行缝合,将对原有对胃食管解剖尤其是贲门的解剖造成改变,远期可能出现消化功能的影响比如返流,同时愈合恢复时间也较长,过程较为痛苦。

图片


当地医院建议颜女士前往省城三甲医院行内镜下治疗。颜女士经多方打听之后,慕名前来岳阳市人民医院寻求消化内科一病区邱荣元主任治疗。在详细体查后,邱荣元主任耐心地与颜女士进行了详细地沟通交流,颜女士对内镜下切除肿瘤表示了解、认可和接受。



完善术前检查后,消化内科一病区组织普外科、麻醉科等进行多学科讨论,均同意进行内镜下切除方案。手术由邱荣元主任、赵广情副主任医师主刀,在疼痛科、护理老师的完美配合下,手术耗时仅50分钟,成功将肿物完整切除,标本大小约2.0×5.0cm,实现了小切口取大肿瘤的微创治疗。颜女士术后24小时即开放流质饮食,术后第三天顺利出院。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平滑肌瘤。


近年来岳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已成功开展内镜下粘膜下肿瘤挖除术上百例,内镜下切除消化道肿瘤病灶最大者约十余公分,在消化道粘膜下肿瘤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消化内科在邱荣元主任带领下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梯队合理,不断开展内镜新技术、挑战内镜治疗新高度,追求镜”艺求精 不断“镜”取。


知识链接——

消化道粘膜下肿瘤( SMT),是一组来源于粘膜下方各层病变的统称,它们在内镜下表现为表面覆有正常粘膜的隆起性病变,就像长在土里的土豆,“它”可来源于粘膜肌层、粘膜下层和固有肌层,包括间质瘤、平滑肌瘤、神经内分泌肿瘤、脂肪瘤、颗粒细胞瘤、神经鞘瘤等。SMT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内镜下表现不明显,可能会悄悄增大导致疼痛、出血、梗阻甚至转移。需要通过内镜+超声内镜、腹部CT等手段综合判断。


内镜下微创治疗新技术——粘膜下肿瘤挖除术(ESE)是一种内窥镜技术,用于切除消化道黏膜下层的肿瘤。这种手术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粘膜下层、粘膜肌层及固有肌层肿瘤,可以完整切除肿瘤,对于直径小于3cm的粘膜下肿瘤,包括间质瘤、脂肪瘤、平滑肌瘤、神经鞘瘤等,首选内镜粘膜下肿瘤挖除术。


相较于传统外科治疗方法手术切除肿瘤及周围一部分正常组织,内镜下微创切除可以保留器官的完整性,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取得与外科手术相似的治疗结果。同时,内镜下微创切除治疗消化道肿瘤性病变的方法经济、安全、可靠,不改变消化道结构,避免外科手术风险及减少术后生活质量下降。


责任编辑:周薇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