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到来后,天气逐渐转凉,人们的胃口也随之好转,进入了所谓的“贴秋膘”阶段。夏季气候炎热,人体消耗较多,而秋末则是精气封藏的季节,适当的滋补有助于增强脏腑功能。然而,进补如果不讲究方法和原则,盲目补充反而可能伤害身体。以下将介绍秋季养生的关键要点,帮助大家在秋季保持健康。

1. 润燥补水

秋季气候干燥,空气中的湿度减少,容易引发肺燥等秋燥症状。中医认为,肺是最容易受到秋燥影响的器官,因此,秋季应注重润燥护肺。每天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建议成人每天摄入约2000毫升的水,包括食物中的水分。多喝白开水或淡茶,有助于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滋润肺部。

2. 多吃果蔬,调节体液平衡

秋季是水果和蔬菜丰收的季节,丰富的蔬果可以提供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帮助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提升整体免疫力。尤其是白色蔬菜和水果,如白菜、萝卜、银耳、百合等,具有润肺作用。百合不仅是一种美味的蔬菜,还可作为药材使用,能够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此外,水果如葡萄、梨、荸荠等在秋季尤为推荐。葡萄具有生津益气、利尿的功效,梨可以生津润肺、滋阴养脏,而荸荠则兼具生津止渴、解毒的作用,生食或熟食皆宜。

3. 补充蛋白质,增强体质

秋季也是为身体补充蛋白质的好时机。适当增加豆类及豆制品等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对于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体质虚弱者,可以适量增加鸡肉、鸭肉、鱼类、鸡蛋等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入,以增强体质。

4. 多食温热食物,调理脾胃

秋冬季节要以温热食物为主,避免过多摄入寒冷的食物。中医提到“秋瓜坏肚”,指的是过多食用寒凉的瓜果可能导致肠胃不适,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儿童。推荐多吃一些温热粥品,如加入梨、萝卜、芝麻的养生粥,能够起到润肺、滋阴的作用。每天早晨喝一碗粳米或糯米粥,能够健脾养胃、增强免疫力。

5. 注意饮食禁忌

秋季气候干燥,燥邪易伤津液,尤其是对肺部的影响较大。为了避免肺气过盛损伤肝脏,建议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蒜、辣椒、胡椒等,烈酒和煎炸食品也应尽量避免。此外,秋季尽量少吃瓜子,因为其燥性较强,容易助燥伤津。

6.总结

秋季是滋补身体的关键时期,保持充足的水分,多吃果蔬和高蛋白质食物,适当进食温热食品,注意饮食禁忌,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助力健康度过秋冬季节。
来源:岳阳市妇幼保健院健康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