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
预警
谨防高温中暑
防暑防晒
合理作息
安全作业
谨防中暑
在炎热的夏季,中暑是一个常见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在气候变暖的今天,中暑患者的数量呈上升趋势。据统计,中暑的发病率较高,严重中暑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中暑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人体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中,造成体温调节功能失调而导致的一系列急性热性疾病。
下面是一种联合治疗方案的具体步骤:
壹
紧急救治措施
中暑是夏季常见的急诊,加强预防可以大减少发病率,中暑的紧急措施应注意几点:
给予患者吸氧,确保充足的氧气供应。
留置导尿管,监测患者的尿量,确保水分的及时排出。
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

贰
常规西医药物治疗

1、静脉滴注液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静脉滴注液体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2、退热药物
给予退热药物,如扑热息痛等,帮助降低体温。
3、遵医嘱治疗
如有心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进行相应的治疗。
叁
物理降温
将急救室温度调整在20~22℃,确保环境温度适宜。
去除患者的衣物,以增加体表散热。
将患者放置在温度约为4℃的冰毯上,以快速降低体温。
在患者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放置干毛巾包裹的冰块,帮助降低体温。
使用冷水全身擦浴,然后用冷水浸湿大毛巾覆盖患者全身,每5分钟更换1次并监测体温。
一旦患者体温低于36.5℃,停止冰水降温,并将冰毯温度调整至适宜水平。

肆
中医穴位刮痧治疗
1、选取特定的穴位,如风府、哑门、足太阳膀胱经、大椎、合谷、内关等。
2、使用刮痧板与皮肤成90°角,垂直下压,单方向刮,每一部位刮10~20下。
3、刮痧过程中,可观察皮肤出现的深红色或紫红色的痧斑块或痧条块。
伍
观察和评估
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评估,包括意识清醒程度、体温恢复情况等。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清心肌标志物水平变化,如cTnI和CK-MB水平。
记录并观察治疗期间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发热反复、意识症状加重等。

参考文献:
[1]潘开菊,叶秋梅,曹小红,et al.中西医联合物理降温对中暑患者降温效果的研究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 34(36):4.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8.36.012.
来源:岳阳市妇幼保健院健康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