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殷殷嘱托 守护好一江碧水•六年蝶变(16) 杨厚均:走进文学中的“一江碧水” 解读岳阳生态之美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5:49



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 谢木子 杨卿 实习生 吴怡靓)岳阳北枕长江,怀抱洞庭,江湖交汇,自古便坐拥丰富的生态资源,引得无数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赋,孕育出了中华优秀的生态文学,留下了大量的经典生态文学文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岳阳提出“守护好一江碧水”殷殷嘱托,2023年,湖南理工学院杨厚均教授带领团队编订了《文学中的“一江碧水”——岳阳生态文学作品选读》一书。该书的出版不仅展示了新时代岳阳生态文化建设的成果,更彰显了地方高校教师的时代使命与担当,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


人类的形成与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文学中的“一江碧水”》以屈原的《九歌.湘君》开篇,精选了从先秦至当代101篇涉及岳阳区域书写的生态优秀文学文本,并对其进行解读,每个文本分原文文本、注释、解读三个部分。


湖南理工学院教授 杨厚均:历朝历代都有注释,但是我们这里面都会加入到一个与我们岳阳的关系,就是让读者知道这首诗就是写的我们岳阳哪一个具体的地方,它的生态是什么样,他可以跑到那个地方去看的。收录的标准就是第一个我们是必须是写我们岳阳这个范围,这个区域的这样一些文本。第二个是一定是体现各个时代当时的这种生态的一些景观的一些,是这样一个,所以我们叫岳阳生态文本结构。


从屈原《九歌·湘君》到李白《游洞庭五首》,从杨沫《乡思的朝和暮》、韩少功的《山南水北》到张步真的《守护一条河》,这些记述山川河流、游历感悟,描写花鸟虫鱼、动物植物和大千世界的生态文学作品,展现了生态文学的基本面貌,构成了中国生态文学的哲学和美学基础。生态文学的岳阳表达和岳阳样本,丰富和充实了中国乃至世界生态文学的宝库,为世界生态文学包括自然文学、动植物文学、环境文学等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湖南理工学院教授 杨厚均:通过这个编这样一本书,其实也是宣传我们岳阳的生态资源和我们岳阳的生态文学,既包括古代的也包括我们现当代的,里面也有一些当下的作者写的我们岳阳生态文明、生态建设当中的一些成果。也宣传我们岳阳这些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岳阳提出守护一江碧水以来的这个成果,来推进这个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文学历来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体验作为核心内容,把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具体化为“物我两忘”“情景交融”的最高审美境界,表达优美,意蕴悠然。《文学中的“一江碧水”——岳阳生态文学作品选读》无论是从生态建设,还是文学研究、从高校服务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说,都为岳阳生态文学的推广与研究开了一个好头。


市社科联主席 副研究馆员 任欣欣: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感悟习近平总书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守护好一江碧水”殷殷嘱托的思想伟力和实践伟力。选题新颖,文学性、历史性、故事性、知识性强,穿越时空,与历史交融、与圣贤对话,让更多的人热爱长江、保护长江、建设长江,携手努力,共同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阔画卷,让万里长江“美在岳阳”成为美好现实。


碧水孕育文学,文学让碧水更具人文情怀。《文学中的“一江碧水”》让读者从璀璨的文学长河中读懂诗意长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独特魅力。岳阳丰富和深厚的生态文学和文化资源底蕴必将在“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新征程上展现其独特的价值作用和深远意义。


湖南理工学院教授 杨厚均:让这个生态文明思想能够深入到每一个人的骨髓里去,让我们真正的保护大自然,守护好一江碧水,去尽我们的责任,这个确确实实是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人的生存最幸福的就是在一个非常美好的,人与自然和谐的这样一个状态当中,这样一个生态当中,我们团队也会一直做下去。

责任编辑:子木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