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帕金森病不可“帕”
4月11日世界帕金森病日

2023年3月17日,岳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顺利为身患帕金森病9年的邓嗲施行脑深部电刺激(脑起搏器)手术。术后经过专业调试和精心照护,邓嗲的抖动、冻结步态明显改善,行走时迈腿、摆臂、拐弯等动作较前明显改善。
62岁的邓嗲9年前开始出现双侧肢体抖动、行走障碍,被确诊为帕金森。之后一直服药治疗,效果不太理想,症状逐渐加重。服药剂量不断加大后,症状仍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出现了典型的“抖、慢、僵”等症状,生活难以自理,邓嗲饱受病痛折磨。今年3月,家属在得知能够通过手术治疗帕金森病后,经多方打听来到岳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求诊。
入院后,神经外科黎建先主任团队为邓嗲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评估。经过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开展脑深部电刺激术手术。入院第二天,借助于医院128排高分辨CT和3.0核磁共振的硬件条件,团队为邓嗲进行了病情详细评估和术前左旋多巴冲击试验,确认有术后指证,疗效确切。团队为手术确立了精确的计划和定位。住院第三天正式开展脑起搏器安装手术,术中实施神经电生理监测,使脑电极植入更精确、确保更优的疗效,手术仅用了3小时即顺利完成,术中测试,邓嗲肢体僵硬抖动的症状明显缓解,术后1周邓嗲即拆线出院,目前恢复良好。


4月11日为世界帕金森病日,正值第28个世界帕金森病日到来之际,黎建先温馨提示,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率仅为26%,使许多帕金森患者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治疗时机。帕金森病人更应关注心理健康,全面全程管理,及时到医院早诊断、早治疗。帕金森病症状是可以通过各类治疗缓解甚至治愈的。
相关知识链接
1. 脑起搏器植入术的手术时机选择


当患者服药后出现运动并发症,即可考虑脑起搏器,一般遵循下列原则:
① 原发性帕金森或遗传性帕金森病,对左旋多巴反应良好,病程超过五年左右;
② 如果以震颤为主,并且是明确的帕金森病,在患者治疗意愿强烈的情况下,可以提早到三年;
③ 药物疗效已显著减退(开关现象),或出现明显的运动并发症(异动症)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
④ 出现不能耐受的药物不良反应影响到药物疗效;
⑤ 存在药物无法控制的震颤;
⑥ 病情已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治疗。
温馨提示:错失脑起搏器治疗的理想时机会降低治疗效果,最终可能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
2. 脑起搏器植入术的治疗优势?
① 安全有效:全球已超过20万人接受脑起搏器治疗;
② 微创:创面小,出血量低,术后康复快;可逆:没有永久性神经或神经电生理损害;
③ 可调节: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调整刺激参数;
④ 可改善双侧肢体症状;延长患者开期时间;能检查对抗帕药物的需求;
⑤ 能使患者显著改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 脑起搏器植入术的时间窗。
起点:运动并发症的早期进行DBS治疗,患者获益时间更长,用药更少,有助于充分发挥DBS的长期疗效。以前受医疗水平和经济社会条件限制,国内帕金森病患者通常在病程晚期才考虑手术问题,且因为常年受病痛折磨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很低。
终点:等患者出现频繁跌倒、幻觉、痴呆等为标志,如果过度推迟DBS,患者疗效欠佳,获益更少,风险也增高。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将脑起搏器手术作为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当药物无法使患者得到满意的疗效时,越早收货数,患者术后疗效越佳。
4. 脑起搏器植入术的风险?
脑起搏器手术是脑部的立体定向手术,属于微创手术。术前完善的手术计划避免了手术的盲目性,手术中使用高场强核磁共振和128排CT、电生理仪和术中定向仪等设备,三重定位确保治疗核团位置准确。脑起搏器植入术是微创手术,术后并发症少。

5.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植入术费用昂贵?
随着国家对慢病治疗的投入,以前昂贵的脑起搏器手术费用现在已经降费了,报销比例可达70%-90%,最低自费部分约3万左右。如今无论是进口还是国产材料,都有较大的报销空间,且国产材料的功能和评价也很不错。
6.我院开展脑起搏器植入术的优势?
①多学科合作全程全方位管理帕金森病。②我院拥有高分辨3.0T磁共振和128排CT先进的硬件和专家团队,确保手术效果。
岳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咨询电话:8713415 13873022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