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沟渠侵占问题,群英合力促成协议签订
如何避免公共区域沟渠被侵占,确保雨季沟渠通畅,增加村民水稻产量?“我们片区一下大雨农作物就遭水淹,严重减产,这个问题村委到底何时解决,怎么解决?”村民们提出了不容回避的硬核问题。
营田镇三洲村农田地势低洼,每遇大雨,必遭水淹,少则两三天多则十余天。水稻受淹这个令人头疼的大事一直困扰着当地部分村民。
为帮助村民减少水稻种植损失,营田镇搬出了“群英断是非”工作法,开始了基层民主自治的生动实践。通过自我推荐、群众推举、村委选拔等方式,三洲村邀请了在家老党员、农户代表、热心村务的“五老一新”成员以及具备农业法律知识的寓外乡友共十余人参加现场会,经过面对面交流,多方沟通,最终达成共识。三洲村委添置一台3万元的潜水泵,并计划在今年9月安装相应配套电器,用于下大雨时提早排干积水,尽力减少水稻水淹时间,确保水稻产量稳定。
就公共区域沟渠侵占问题,“群英”工作组讲事实、讲法律、讲对策,同时征求部分村民意见,最终达成协议:村级公共区域的沟渠内,影响水利、路基稳定的地段严禁种植水稻;路边禁止种植旱地作物;禁止路基边、沟渠内种植作物,如违反规定后果自负。在“群英”工作组见证下,到会人员纷纷签字表示认同。
“以前光靠我们几个村干部解决这个问题难度太大,多亏‘群英断是非’工作方法,集各方合力,实现了群众问题群众解决,基层矛盾基层化解”三洲村村干部高兴地说道。
意外死亡事故纠纷,群英说理释法解决难题
4月13日,营田镇虎形山社区一名68岁的老人在家服用农药后被送往区人民医院救治,救治过来后,老人晚上在没有家属陪护的情况下再次自缢身亡。老人家属认为,老人在住院期间,院方有责任对其进行看护,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老人晚上在医院自缢身亡,医院有监管失误之嫌。虽然患者死亡的主观原因是自身造成,但客观上医院没有尽到其应尽的护理义务,疏于管理,有一定的过错。由此要求院方进行赔偿。院方则认为,老人自缢虽然发生在医院,但其本人有多次自杀的意向,医院在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不存在与老人自杀构成因果关系的失误和过错。并且老人具有完全独立民事行为能力,医院看护人员难以预见并采取措施防止其自杀,不认为有过错。
今年以来,营田镇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的要求,依托诉源治理工作站,完善七大行业领域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全面推行“群英断是非”工作法,通过深化“群英”机制,拓展“群英”内涵,集结“群英”智慧,化解群众难题,一批新案积案接连得到有效化解,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岳阳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
编审:易潺 张灵均
版权声明:
凡本平台注明“记者:XXX”的所有作品,均为本平台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平台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平台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岳阳广电全媒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平台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平台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发布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