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常识】教你看指标 3个步骤,看懂骨密度报告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2-07-18 10:11:34

体检时,很多朋友都会做骨密度检查,做完之后很多人拿了检查结果却不知如何解读。


今天,小编将从以下 3 步教你轻松看懂骨密度报告。



步骤 1:确定骨密度检查的部位

首先确定骨密度检查的部位:一般测定L1-L4腰椎(图1写红1处),或者股骨颈(图1写红2处)所示。

图片

图1(点击查看大图)


步骤 2 :看「数字」


在骨密度报告当中,T值是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的指标;Z值则用于比较患者与同类人群的骨密度。


简单来说,医生们一般通过「T值」来判断骨折风险。


  • T值≥-1.0 :属于正常范围;


  • T值为-1.0~-2.5:骨量减少 。


  • T值≤-2.5时:可诊断骨质疏松,如图2所示。



图片

图2(点击查看大图)

步骤 3 :看「图」


还有一种更直观的方法来帮助您解读骨密度报告,即观察骨密度数据所在的颜色区域(绿色部分,黄色部分和红色部分)


绿色部分相对来讲比较正常,黄色部分表示出现了一些骨量的减少,如果到了红色部分就可以诊断骨质疏松,如图3所示。


图片

图3(点击查看大图)


温馨提示


那么,什么样的人应该进行骨密度检查呢?

以下 5 种人群需注意:

  • 绝经5年以上的女性


  • 65岁以上的男性


  • 患有可以导致骨密度降低或骨量丢失疾病的成年人


  • 长期服用可引起骨量丢失或低骨量药物的成年人


  • 监控低骨量接受治疗的成年人

来源:岳阳市妇幼保健院健康管理中心

责任编辑:彭旭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