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天热起来了,很多小朋友包括大人都喜欢去游泳,解暑降温。不过,因为游泳选了错的地方,酿成了很多悲剧。
5月3日下午1:50,山东菏泽市牡丹紧急救援中心接市消防队报警:菏泽市七里河有人溺水。
接警后救援队十名队员分两批立即出动,15:07左右溺水少年被打捞出水,已无生命迹象,溺水者是牡丹区侯集侯王庄村一名十七岁少年。
让人难受的是,同一天,还有另外4名孩子溺水身亡。
湖北十堰郧阳区3名十来岁的男童结伴外出游泳。突然,其中一名男童不幸溺亡......
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3名小孩在一水库溺亡,三人为堂兄妹,最大的12岁、最小的才5岁……
溺水了,可以控水急救吗?
淹溺的进程很快,若抢救不及时一般4~6min即可呼吸心跳停止死亡。研究指出,溺水者溺水6~9min死亡率达65%,超过25min,就可100%合并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
但是,若在1~2min内得到正确救护,挽救成功率可以达到100%,因此,溺水急救必须分秒必争。
可惜,很多人对溺水者的急救都是错误的。
许多朋友发现有人溺水,会选择倒挂或者颠簸控水,认为把水控出来人就能活过来。其实这是没用且耽误正确施救的方法。
为啥控水无效呢?首先我们要知道溺水发生的机制。
溺水后水会进入人体,起初进入上呼吸道会引起呛咳,人自然反应会屏住气,此为屏气期。随后,由于水刺激喉痉挛,气管痉挛,甚至声门关闭,呼吸道及肺内只有少量水进入,这个阶段属喉痉挛期,此时为干性溺水,人多有意识,但也可致心肺功能衰竭。
喉痉挛期进入人体的水多数是进入消化道,只有少量进入肺部。随着溺水时间延长,喉痉挛逐渐解除,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这时水会大量地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这时溺水者呼吸暂停、心跳骤停,大多数人会意识丧失,这个阶段属湿性溺水,进入心肺功能衰竭期。
溺水的核心是缺氧,使用控水法,不仅控不出体内的水,顶多只能排出胃内的少量水,而肺里面的水是排不出来的。另外,控水还会耽误了抢救的时机。
溺水了,如何自救?
不会游泳者的自救:
①落水后不要紧张,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
②冷静地采取头顶向后,口向上方,将口鼻露出水面,此时就能进行呼吸;
③呼气要浅,吸气宜深,尽可能使身体浮于水面,以等待他人救护;
④切记,千万不要将手上举或拼命挣扎,这样反而容易使人下沉。
会游泳者的自救:
①会游泳者一般是因小腿腓肠肌痉挛而致溺水,此时应平心静气,及时呼人前来援救;
②自己将身体抱成一团,浮上水面;
③深吸一口气,把脸浸入水中,将痉挛下肢的拇趾用力向前上方拉,使拇趾跷起来,持续用力,直到剧痛消失,痉挛自然也就停止;
④一次发作之后,同一部位可能再次痉挛,所以对痉挛处要充分按摩和慢慢向岸上游去,上岸后最好再按摩和热敷患处。
⑤如果手腕肌肉痉挛,自己可将手指反复屈伸,并采取仰面位,以两足游泳。
如何正确救人?
根据溺水者被救上岸后的状态,采取相应急救措施。
①清醒,有呼吸有脉搏:呼叫120,陪伴,保暖,等待救援人员或送医院观察。
②昏迷(呼叫无反应),有呼吸有脉搏:呼叫120,清理口鼻异物,稳定侧卧位,等待救援人员。密切观察呼吸脉搏情况,必要时心肺复苏。
③昏迷,无呼吸有脉搏:类似“假死”状态,患者喉痉挛,无呼吸,脉搏微弱濒临停止,此时仅仅给予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脉搏心跳即可迅速增强。恢复呼吸后,可侧卧位,等待救援人员。
④昏迷,无呼吸无脉搏:即刻清理口鼻异物,开放气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胸外按压(Compression),即采用传统的A-B-C心肺复苏急救顺序(窒息性心脏骤停,人工呼吸供氧优先)。切记同时呼叫120,并持续复苏至患者呼吸脉搏恢复或急救人员到达。
总结
预防重于急救,毕竟所有的急救方法都只是亡羊补牢。加上我国民众普遍缺乏急救知识,溺水者遇到科学有效的急救员并能及时救治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不能指望溺水了可以自救或者被救,做好预防是关键。
对孩子来说,一味简单的不准下水游泳,并不能解决问题,家长及学校应正确引导,让孩子在有安全防护的游泳池涉水,不要到池塘、小河、溪流、大海里面游泳,方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来源:岳阳市妇幼保健院健康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