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深冬,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持续攀升,因慢阻肺急性加重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也明显增加。那么,慢阻肺患者如何通过合理的治疗实现稳定病情、避免加重的目的呢?
一是坚持药物治疗,慢阻肺是慢性病,因此即使在稳定期,还是需要维持治疗。通过长期、合理地使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可以有效维持肺功能,减少炎症反应。另外,可以使用止咳化痰的药物减少痰液滞留,预防急性加重。
二是调整生活方式,首先要戒烟、戒烟、戒烟,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平时也要避免接触二手烟、烟雾、粉尘等污染物,雾霾天气减少户外活动。其次要加强营养,遵循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两高一低”原则,多吃鸡蛋、瘦肉、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秋冬季节适当增加水分摄入,促进痰液排出。最后要保持规律运动,天气晴朗、空气质量好的时候可以进行散步、慢跑等户外运动,而天气寒冷、空气质量差的时候,可居家进行太极拳、八段锦、健身操等锻炼。另外,坚持进行呼吸操、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呼吸康复锻炼可以较好改善肺功能。
三是避免受凉感冒,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预防呼吸道感染。此外,建议慢阻肺患者每年9-10月接种流感或者肺炎疫苗,减少慢阻肺的急性发作。
(记者 万灵 何沩薇 汤鹰智 通讯员 何克勤 李杰妤 邓费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