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岳阳市深入推进青年理论学习“先锋行动”,成百上千名青年以各种形式加入“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群众性理论宣讲大军,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与理有岳·新思想青年说》微视频栏目是一个青年为主体,面向青年的理论学习传播品牌,以青年视角关注时代,以理论阐释解读热点,力求“大众化、通俗化”,“小切口、大道理、广覆盖”,既富含思想的“学理味”,又呈现理论的“青年范”。
“南湖秋水夜无边,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古城巴陵的南湖边,李白千年前曾留诗于此。岳阳市南湖新区凭借绿水青山的“颜值”和深厚人文底蕴的“气质”,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让青山有“价”、绿水含“金”。
岳阳南湖的美,美在诗意连篇,美在韵味十足。麦港飞舟冲碧浪(麦子港),三眼阅秀漾玉湖(三眼桥)。八仙问道逍遥在(八仙台),天灯引航渡绮罗(天灯映月)。㴩阁寻梅无人处(㴩湖阁),一龙九龟逐清波(一龙赶九龟)。太白赊月千年醉(赊月亭),南津古渡唱渔歌(南津古渡)。范蠡归隐三道去(三道湾),圣安塔影映钟声(圣安寺)。南湖的历史文韵和万千风情全蕴含在这“南湖十景”之中,让人沉溺其中、留连忘返,铸就了南湖雅俗共赏、主客共享的城市文旅底蕴,也让南湖旅游在全新时空坐标上火“出圈”。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南时强调,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守护好三湘大地的青山绿水、蓝天净土,要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沿着总书记的指引,南湖新区持续谱写文旅融合篇章,在“融”上下功夫,在“合”上见成效。
这里是岳阳新晋打卡地——岳阳中华大熊猫苑。大熊猫苑依秀丽龙山、面朝碧波南湖而建,是华中地区熊猫数量最多的熊猫苑,占地面积367亩,建筑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仅今年上半年就吸引了56.3万人次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蜂拥而至。“熊猫的憨态”,成为继“江豚的微笑”“麋鹿的倩影”“候鸟的欢歌”之后,岳阳的又一张生态文明金名片。
“她的名字叫‘ 皓月’,是我们大熊猫苑的人气明星,我们在抖音平台更新她的日常,播放量达到443.7万。”
“咱们熊猫人气还是很高的,深得小朋友们的喜爱,为了宣传熊猫的科普,我们针对中小学生开发了“熊”怀大志立成长、来势“熊熊”觅美食、“熊”有成竹等一系列的科普主题的研学课程,并且我们还和岳阳楼、麋鹿苑、6501等景区合作开发了不同主题研学线路。”
“这款熊猫公仔我们一个月可以销售1000多个,我们围绕熊猫IP开发10多款特色文创产品,深受亲子家庭客户的喜爱。目截至当前,文创产品总营收超300万元”。
南湖新区以大熊猫苑为核心吸引,紧紧围绕“南湖三圈”和“南湖十景”作文章,布局洞庭湖小镇、星球乐园、水上运动中心等大批优质文旅项目,拓展休闲、民宿、露营、非遗、水上旅游等多重业态,把吸引过来的人留下来、住下来,让文旅“流量”就地变为消费“增量”。
近年来,岳阳市南湖新区充分发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龙头牵引作用,挖掘自然之美、文化之美,先后举办岳阳市首届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国际茶日“岳阳黄茶·万人品茗”、湖南·岳阳小龙虾产业博览会、中国家庭帆船赛、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全国休闲垂钓大赛等系列文旅活动,充分挖掘“南湖十景”文化资源,串联出“红、绿、古、夜”四条精品旅游线路,推动“黄茶+文旅”“美食+文旅”“体育+文旅”融合发展,将厚重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游客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产业优势,绘就“诗和远方”美好画卷。
2024年,全区累计接待游客1300万人次,同比增长2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一域旅游“强”推动全域旅游“活”,为全市旅游发展注入“强心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一个湖、一座城、一方人,沿着文化的脉络,领略南湖的魅力,尽享山川之美、文化之美、生活之美、时代之美。八方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就在这里!
栏目主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