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于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秋分日后,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
2018年6月2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节日活动主要有文艺汇演与农事竞赛。

我国古代历法,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譬如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等。每段开始的一日为节气名。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
刘禹锡诗“西皞司分昼夜平,羲和停午太阴生。”写的是下列哪个节气?
A春分
B秋分
C立冬

正确答案:B
监祠夕月坛书事
唐·刘禹锡
西皞司分昼夜平,羲和停午太阴生。
铿锵揖让秋光里,观者如云出凤城。

以下哪一项诗句表达了节约粮食的意思?
A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B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C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正确答案:B
悯农二首·其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观刈麦(节选)
唐·白居易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来源:中国诗词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