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常识】皮肤老有瘀青?该查查这项指标了!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1-09-18 10:13:11

小赵发现最近自己胳膊上,小腿上莫名其妙多了一些青一块紫一块的淤青,关键是还不疼不痒,但她就是想不起来自己是怎么受的伤。她有些担心,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鬼捏青”?


事实上,淤青的出现有很多种原因,除了可能是磕磕碰碰引起的外,还可能与血小板有关系。


No.1

皮肤淤青与血小板有关



皮肤淤青很大一部分原因和皮下出血造成的红肿有关,也就是由于平日里的磕磕碰碰导致的皮肤下毛细血管受伤、破裂出血,血液渗透到皮下组织中,形成的淤青。


尤其是皮肤比较白嫩的人,皮肤薄,血管更容易受伤,加上皮肤白,淤青更明显了。


如果没有磕磕碰碰,皮肤莫名淤青的话,很可能是因为凝血功能降低了。


凝血功能,就是使血液从流动状态变成不流动的凝胶状态,这个功能主要和我们血管里的血小板数量和活性有关系。


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可保护毛细血管的完整性,具有止血凝血等功能,因此又被成为“凝血因子”。


血小板主要功能就是修复受伤的血管,如果血小板数量少,活性不强,血管一旦破裂,止血速度就会变慢,如此一来,血液在皮肤下越聚越多,就容易形成淤青。


所以,如果皮肤经常莫名其妙淤青,一定要去医院查一下凝血功能。


No.2

血小板减少可造成出血



血小板的正常值是125-350×10^9/L。在体检单上如果血小板减少,会出现“L”或者“↓”的字样或图标。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血液系统疾病所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另一种是继发性疾病导致的血小板减少。


一旦减少,极易造成口、鼻及胃肠道出血,甚至便血,严重的可能威胁生命。


No.3

如何预防血小板减少



(1)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易消化饮食为主。


避免进食粗硬食物及油炸或有刺激的食物,饮食中宜多选用牛奶、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食品。


(2)不要接触过多的辐射强的物质,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3)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比如苯、甲醛等。


(4)一旦发生病毒感染,要积极治疗,以免引起血小板减少。


No.4

血小板增多也要警惕



血小板减少容易造成出血,那血小板增多会如何呢?


目前,大多将血小板计数≥450×10^9/L作为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标准。


反应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急性感染、炎症反应、组织损伤、脾功能减退、脾脏切除术后、缺铁、恶性肿瘤及溶血等,此类增多一般不超过500×10^9/L,经治疗后情况改善,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


克隆性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及血小板显著增多、慢性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家族性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增多存在血栓性和出血性风险,而血栓性并发症是其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克隆性血小板增多症中,血栓形成是导致此类患者病死率增高的最常见并发症。


有报道,29%-40%的患者有微血管血栓症状,而大血管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达11%-25%。年龄>60 岁老人和既往血栓病史的患者是高危人群。因此,预防血小板增高,是防止血栓形成的关键。


要注意的是,血小板数目波动较大,大多数数值上下变化可能是生理差异。如果不放心的话,建议去血液科就诊,排查是否属于病理性的血小板异常,从而针对性治疗。


来源:岳阳市妇幼保健院健康管理中心

责任编辑:彭旭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