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手艺人苏玉珍:68年坚守巧手演绎指尖艺术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1-08-13 14:24:10

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  凌云志几声蝉鸣,点点流萤,一把蒲扇,在午后或是黄昏里驱散着暑意,这是几代人童年里的整个夏天。随着时代的发展,手工蒲扇却渐渐淡出了人们视线。然而,68年来坚持手工编织蒲扇的经开区西塘镇三荷社区苏玉珍老人,却无法割舍心中的蒲扇情。




阳光从大门口照进来,厅堂里铺满了晾晒好的棕叶,88岁的苏玉珍正坐在亮堂处专注着编织蒲扇。一把棕叶随着老人指尖的灵巧舞动,一根根纤长的叶片被“唤醒”,织成纹理整齐的扇面。




苏玉珍做扇也很吃亏呢,要先割鲜棕叶,然后要煮,煮了后大太阳晒,日晒夜露,要得三天才晒得好。




自从开始做蒲扇,苏玉珍就没打算卖,都是亲朋好友看到了喜欢,就送给他们。对于她来说,打蒲扇这项技艺,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承载着祖祖辈辈的记忆。




苏玉珍从二十岁我就打扇子,这是嗲嗲手里的传教,莫失嗒传,需要的我就送给别人,送人情。




年轻时,老人手脚麻利有劲儿,视力也好,一晚上就可以打一把。如今年纪大了,动作也变慢了,但苏玉珍对此还是乐此不疲。




苏玉珍的儿子  杨思球我妈妈年纪大了,不能上山,由我上山帮她把原材料割回来,像这种材料一颗树上只能割一篇。





割回的棕树芯经过煮、洗、晒,水分蒸发,叶子变白,变得柔软有韧性。苏玉珍老人拿起棕芯,用针细细将每丝叶片两边摘掉,将两个棕芯重叠,像蜘蛛织网那样,用一根根闪开的棕叶一丝缠一丝地编好,再用棕叶搓成细细的线缠上扇把,每一把形若桃心、扇面白净、质地柔韧的蒲扇完成,老人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岳阳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
编审:刘军晖 方玉轶
版权声明:凡本平台注明“记者:XXX”的所有作品,均为本平台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平台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平台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岳阳广电全媒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平台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陈姣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