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护碧水 增蓄发展新动能(4)十年禁渔:为全局计为子孙谋 为一江碧水向东流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1-04-23 17:46:08

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谢木子 杨卿 王敖)岳阳境内水域辽阔,水生生物丰富多样。但长期以来的过度捕捞使得渔业资源日渐衰竭,让长江、洞庭湖休养生息,刻不容缓。近年来,我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禁捕退捕决策部署,以“退得出、禁得住”为目标,引导退捕渔民转产转业,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开展全产业链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今年是长江流域实行十年禁渔的第一年,一大批退捕渔民上岸过上了新生活。在君山区六门闸生态渔村,有序摆列的各类鲜鱼正在阳光和微风的共同作用下,慢慢收敛水分,变成美味可口的风干鱼。打了30多年鱼的老渔民刘平今年上岸后,转产做起了风干鱼。

君山区退捕上岸渔民 刘平:我们在海吉星水产市场把鱼收过来以后,我们只需要破、杀、洗,再晾干就可以出售了。每天卖出去都是五六百斤、六七百斤不等,以前捕鱼很辛苦,现在我们晒鱼很舒服,我们的生活收入比以前打鱼要翻了几番。

为做大六门闸生态渔村风干鱼这一品牌,鼓励更多的上岸渔民转产转业,今年,君山区组织引导当地26户渔民牵头成立钱粮湖镇风干鱼协会,并组建小龙虾、风干鱼电商平台,让一批有条件的上岸渔民参与管理培训。

退捕渔民 刘静:我手里拿着的这个是红尾刁。

刘平的女儿刘静今年通过渔民转产就业培训帮扶,从一位普通渔民化身为电商主播,每天为六门闸风干鱼直播代言。仅一个月的时间,钱粮湖镇风干鱼产品的销售范围就扩展到了二十多个省市和地区。

君山区上岸退捕渔民 刘静:通过这个电商平台为我们又打开了一条销路,让我们上岸的渔民也有活干了,销量的话一天大概是一两万元。

在洞庭湖岳阳县水域的鹿角码头,每天清晨,张建设、张亮父子两都会来到湖边,简单收拾行装后,便开始新一天的清湖工作。这艘清污船叫“清源一号”,是父亲张建设靠捕鱼积攒建造的。

上岸渔民 张亮:刚开始的时候,我非常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要去收集这些污染物,但是现在我明白了,保护好洞庭湖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

如今,父亲年事已高,出湖的次数逐年减少。张亮主动接下父亲的这一棒,从一名打鱼人变身环保志愿者,守护长江和洞庭湖的自然生态。

上岸渔民 张亮:你们的垃圾到洞庭湖这边来了,我们湖南这边都实行了免费接收,不要下湖。

山东船员 周南:好的。

山东船员 周南:很方便,他们小船来了我们每次交到小船上,不用扔在河里对河里产生污染。

渔民上岸,鱼类得以繁衍生息,鸟类也多了起来。前不久,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发布鸟类监测公报,2020-2021年越冬期间,水鸟同比增长16.6%,达到28.8万只,是洞庭湖越冬水鸟自有同步调查记录以来数量最多的一次。其中,蓝喉歌鸲、八声杜鹃、红胁绣眼鸟为洞庭湖首次记录鸟种。快入夏了,虽然大部分候鸟已经北迁,但是管理局的宋玉成他们却没有停下监测的脚步。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总工程师 宋玉成:我们这个地方叫大小西湖,是保护区其中的一个封闭管理区,现在还有一些留鸟留在我们这边,你比如说冬季最多的斑嘴鸭,它现在在我们这边繁殖。

鸟类的增多让保护区的野外考察更加频繁。宋玉成和同事们每天要扛着设备步行8-30公里,监测鸟类、麋鹿等重点物种,巡护栖息地,救护受伤野生动物,宣传保护湿地。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总工程师 宋玉成:随着十年禁渔,渔船上岸,鸟类的数量和种类在这个地方明显提高,我们看到了这么多鸟,心里是非常高兴的,虽然在监测和巡护方面增加了一些我们的工作量,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是累并快乐着。

目前,我市境内长江、洞庭湖以及黄盖湖、湘江、资江、沅江、汨罗江、华容河、藕池河、新墙河共2200平方公里水域已全面禁捕。截至去年12月底,岳阳近4000名专业渔民、576名持证兼业渔民社保补贴全部到位,1500多名其他持证渔民也落实了社保补贴或困难补助。退捕渔民均已录入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管理平台,渔民就业实现了动态清零。

十年禁渔,让水生生物体系休养生息,既是对江湖负责,也是对沿岸人民负责,更是对子孙后代负责。期待十年之后的长江洞庭,水更清、鱼更欢、鸟更多、民更富。

责任编辑:戴昊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