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历程中
无数共产党员为了追求信仰慷慨明志
从容赴死
把生的希望留给后人
写下一封封传颂至今的绝笔信
清明时节,致敬英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国家记忆》栏目,于4月3日起推出6集纪录片《绝笔》系列(4月3日-4日CCTV-4晚10点档;4月5日-9日CCTV-4晚8点档),通过十多位共产党员临终绝笔,展现他们初心不改、信仰弥坚的革命精神。今晚10点,节目播出了第二集《纸浅情深:陈毅安 李志强》。
“如果我牺牲了
会托人给你寄去一封无字家书
以示诀别”
这是共产党员陈毅安与妻子的约定
1924年
陈毅安正式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受党派遣
他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
攻读炮科
在黄埔军校的半年里
他给李志强写了19封信
字里行间充满豪情壮志
倾吐着革命理想
图:陈毅安书信
“所以我就毅然决然,
把我所学的革命技能,
不顾一切,
切实的工作起来,
不达到我的目的地——烈士墓不止。”
受爱人陈毅安的影响
几年后
李志强也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陈毅安从黄埔军校毕业后
随部北伐
后跟随毛泽东参加了秋收起义
向井冈山进军
在行军打仗的间隙中
陈毅安始终不忘借千里锦书
告诉她革命带给他的新世界:
“我现将我的近状略略的告诉你,我天天跑路,钱也没有用,衣也没有穿,但是精神非常的愉快,较之从前过优美生活时代好多了。”
在黄洋界保卫战中
陈毅安书写了
以两个连击退敌人四个团的辉煌篇章
1929年1月
在一次保卫井冈山的战斗中
陈毅安身受重伤
秘密回到家乡养伤
其间
这对相恋将近十年
却只见过三次面的恋人
终于喜结连理
但没过多久
1930年6月
陈毅安又挥别妻子和还未出生的孩子重返战场
岁月动荡
陈毅安和李志强被迫分隔两地
前前后后
陈毅安寄去54封家书
李志强全都悉心保存着
默默地等待着丈夫归来
1931年3月的一天
李志强收到了一封盼望已久的信
信封上的字迹隽永有力
确定是丈夫陈毅安的笔迹无疑
她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
却发现里面空无一字
她不愿相信这是真的
由于当时无法和红军取得联系
杳无音信的日子里
她锲而不舍地多方打探消息
苦苦熬过六年
1937年9月
李志强寄了一封挂号信给延安八路军总指挥部
20天后
她收到彭德怀副总司令的亲笔回信
“毅安同志为革命奔走
素著功绩
不幸在1930年已阵亡
……”
陈毅安牺牲时只有25岁
确认丈夫已牺牲
噩耗传来
李志强拥着6岁的儿子泣不成声
多少个日夜的苦盼
得到的是与丈夫的永别
1983年
李志强病逝于北京
后人遵其遗愿
将她与丈夫合葬于井冈山
分别半个世纪后
他们终于可以长久地
倾诉对彼此的思念和深情了
一封信
一首诗
一份申请
几行字
这是他们留给孩子、留给后人的
最后一点念想这些烈士们
就是那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就是那“舍我其谁”的铮铮傲骨
就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历史
清明追思
永记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