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常识】拯救睡眠行动 官媒指导的9个“好睡”大法有用吗?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1-03-30 09:43:11

问:你昨天睡的怎么样?

答:……

睡觉问题频上热搜

根据《2018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成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超过3亿中国人出现睡眠障碍


其中,四分之三的人在晚上11点以后入睡,三分之一要熬到凌晨1点以后入睡

数据确实够吓人的

这不

人民网给出了

“拯救睡眠行动”的9项

“好睡”指南

认真研读后的我

只想说一句

不能说有挑战,只能说一项也做不到

不过,U1S1

这些确实都是有效的

咋?你不信?

温水泡澡或泡脚

主要是为了放松身体,缓解精神压力,研究表明,入睡前泡澡或者泡脚,能有效缩短入睡时间,并提高睡眠质量

入睡前1小时泡澡最为合适,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水温可以稍微热一点,可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环,可以尝试药浴包,注意购买正规产品

避免剧烈运动

很多失眠的人都会增加白天的运动,认为只有白天过于劳累,晚上就能睡个好觉,事实上,这是错误的

运动量过大,会使得体内酸性代谢物增多,不能及时排出时,人体会有强烈的酸痛感觉,不仅不能帮助睡眠,反而使身体在夜晚得不到充分休息,肌肉也长时间紧张,第二天你会觉得更累!

对于失眠者正确的做法是,循序渐进,运动到微微出汗即可

少吃或不吃晚餐

睡不着起来吃个宵夜吧!如果你失眠,那千万别这么做!

人民网不仅不让你吃宵夜,晚饭也少吃或者不吃!

很多人认为睡前肚子空空的不舒服,睡不着,但实际上,睡前空腹有利于提升睡眠质量

睡觉绝不仅仅是闭上眼睛,大脑休息,实际上,器官、肌肉都要休息,此时,如果胃部还有大量食物需要消化,那么你的胃就会被“强制加班”,大脑也要处理食物消化类的信息,所以吃饱了再睡,是休息不好滴

至于那些已经养成习惯的人,只能慢慢改变了,从少吃开始吧

睡前看会儿书

麻烦别看那些本来就十分刺激且自己很感兴趣的好嘛,比如小说类……

更推荐尝试历史、叙述类书籍,或者单纯的学术书籍

安静的读书环境能使大脑快速平静下来,如果内容对你来说有点“枯燥”那再好不过了

因为此时,你的大脑不仅安静下来,还会因为疑惑而产生“迷糊”的感觉,10分钟后你会眼皮发沉,开始打哈欠……

关闭电子产品

只是不玩手机吗?

不仅不能玩,而且最好不要放在床头,充电也最好不要放在床附近

英国一项研究表明,全黑的睡眠环境有利于人体生成一种名为褪黑素的激素,它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睡眠质量

但若把手机带进卧室,或在卧室给手机、平板电脑充电,其散发的蓝光会让人体内褪黑素的分泌受到影响,影响睡眠

国内也有研究显示,在待机状态下,手机在待机和接通两种不同情况下辐射值不一样,并且距离手机越远,电磁辐射值越小

听轻柔音乐

这种方法是为了放松大脑,减少精神压力,音乐要选择轻柔的,不建议戴耳机(如果要戴,注意时间和耳机的选择,不懂的看这篇经常带耳机会聋吗?什么样的耳机伤害最大?直接戳就行)

最重要的,感觉困了,就关掉,别整晚听,大脑只想好好休息,不想处理你听到的信息!!!

选择宽大舒适的睡衣

睡衣的选择很重要,柔软,棉质睡衣更有助于保证睡眠的舒适度。

裸睡更有利于快速提升睡眠温度,这是真的,因为睡衣会吸收部分人体散发的热度

营造优质睡眠环境

这就懵了?

优质的睡眠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空气质量以及噪音

最适宜的温度是15—18℃,超过25°时,你就会有热的感觉

最佳室内湿度是冬天湿度为30%至80%;夏天湿度为30%至60%

白天适当通风能保证夜晚室内的空气质量,夜晚睡觉时不要开窗(想歪脸的可以试一下)

关于噪音,不是越安静越好,绝对的安静对睡眠没有帮助,10分贝是人隐约能听到的声音30分贝以下的生活声音,都是正常的(需要绝对安静的人,锻炼一下吧,不然你永远无法睡的安稳!)

保持心态平和

最后一条,小编觉得最难,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大,能在入睡前清空大脑,保持心态平和的人真的不多,谁还没个心事呢?

如果你无法平静,可以尝试在脑海中想象平静的湖面或类似代表平静的画面(亲试有效)

最后
祝各位都能睡个好觉

来源:岳阳市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责任编辑:戴昊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