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 谢木子 李亚麟)平江县的田湖村以田湖为名,其实好田不多,湖也不大;中间是山,周围也是山,乡亲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回”字形的山沟里。以前,走不出去的山使“田湖”被纳入市级贫困村序列,如今,走对了的路让“田湖”开始了“春天的故事”。
平江县浯口镇田湖村第一书记 杨建新:各位乡亲们,去年我们开始搞产业,略有结余,我们脱贫户现在开始分红了,签个字就拿钱。
这次参加分红的都是脱贫户,一年的时间,算上光伏发电等项目,这是第四次分红了。江跃进手里拿着800块,开心得合不拢嘴。
平江县浯口镇田湖村脱贫户江跃进:现在我们这里每年都有好多项的分红,现在手上也有钱了,不像以前老为一点钱发愁,也帮我们家庭减轻了负担。
这次分红,是6亩大棚辣椒、20亩湘莲、50多亩反季丝瓜和500余亩优质稻等产业一年来的盈余。阳春三月,正是田湖村特色产业芦笋老棚出笋、新棚抽芽的关键时节,芦笋大户江涌泉又一次迎来了张岳平带领的农科院专家团队,从芦笋的选种、育苗到绿色种养、田间管理,他享受的是专家团队保姆式的服务。
市农科院博士张岳平:涌泉你看,这都是活的,它没冒出来,但是根系已经非常棒了,再过一段时间,都可以冒出来,所以你放心,都是好的。
一年前,张岳平团队带着芦笋项目来到田湖村的时候,村民们并不看好,大多持观望态度。江涌泉属于为数不多胆儿大的,没成想,胆大的江涌泉不仅自己干出了新旧两种大棚,还把爱人也带回来了,如今老棚出笋日渐增多,亩产收入过万指日可待。
江涌泉:这个项目很好,我们周边的人员能带动他们来做事,不像我们出去打工不要东跑西跑,我们很有信心,在家里有个稳定的项目来做事。
市农科院博士张岳平:有变化,变化很大,首先是种植大户这一块,他的精气神上来了,原来我们还要去给他推广芦笋产业他不知道,这一年下来他自己知道这是很好的,有高经济效益和高附加值。另一个方面他的管理水平管理技术也在朝一个新型农民的方面发展。
以芦笋种植为主要特色,去年一年,田湖村紧抓产业结构优化,抛荒农田复垦118.7亩,流转土地530亩,种植了湘莲、一季优质稻、丝瓜、大棚辣椒、冬闲萝卜和冬闲油菜,申报的田湖生态大米、田湖生态蔬菜、田湖黑山羊等3个商标,已被国家商标局受理。今年,他们有个目标,要实现产值100万元。
平江县浯口镇田湖村第一书记杨建新:今年,我们的芦笋已初见成效,已经在采笋了,这是今年有经济收入的,准备今年的丝瓜要扩大到100亩,10亩的芦笋可以上市,所以我说100万的收入我相信还是可以达到。
去年,依托走对了的产业路子和项目,田湖村脱贫户的人均收入达到了8000元。今年,村里打算加强合作社管理,继续选好项目、抓好品牌、做好电商、扩大销路,进一步壮大村级产业,增加村民收入。
平江县浯口镇田湖村党支部书记 李旭光:我们今年准备乘势而上,扩大产业规模,在技术管理上下功夫,在产品销售上寻途径,努力打造好田湖生态名片,做强农村合作社,以集体经济强筋壮骨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