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讯】太可怕!冬季的高发病正在快速蔓延每一个家庭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0-12-07 11:07:58

天气渐凉且变得愈发干燥,昼夜温差大。此时,人的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脑血管的负担又增加一分!

研究发现,室外温度每降低1摄氏度,人体收缩压约升高0.19毫米汞柱,舒张压约升高0.12毫米汞柱。

换句话说,天气越冷,心脏负荷越大。一旦气温变化大,甚至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诱发心梗或心绞痛。 

据统计,脑血栓、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在秋冬季节的发病率,占全年发病总人数的69.5%。

因此,在秋冬季节保护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极其重要。

据新闻报道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健康的头号杀手。我国患病人数已达2.3亿,每年死亡人数多达300万,相当于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

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高血压、中风、冠心病、心肌梗塞、脑梗塞、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前期的症状一般是头晕头痛、乏力、手脚麻痹、易困、没精神......

而这万病之源一切是因为:人体的血液循环受阻,也就是我们血管堵塞。

我们的血管和血液与人体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血液循环好,血管好,病就少;血管干净,血液干净,人就有多长命。

秋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传统高发期。每年11月到次年2月的秋冬季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对于这个病,很多年轻人都不以为然,以为它是老年人的“专利病”。

但其实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呈现“年轻化”趋势,患病人群从二十几岁到八十岁不等。

事实上,血管斑块变大,从30岁以后就加速了。再加上现代人活得越来越累、吃得越来越不健康、运动得越来越少,不知不觉中加速了血管的衰老和损坏。

医学上把血管斑块、血栓比作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隐形杀手”,血管内如果有了斑块血栓,我们就一直处于不知道的危险之中。

斑块形成以后引发的心脑血管病变往往是突然的,有时甚至能在几分钟之内夺去人的生命,让人猝不及防!

因此,过了30岁,我们就应该像爱护容貌与肌肤一样,学会呵护、关爱血管。尤其是在这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秋冬季节,人人都应该关注自己的心脑血管健康,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呈年轻化,已经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

这种病最缠人,看看这些人当中有没有你。

★ 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据数据调查显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中老年人的比例占据25%。

人到中老年时期,身体机能退化,抵抗力普遍下降,很容易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许多老人平时不注意保护血管,等到检查时才发现,血管壁“内皮”已经长期受损,随时都会导致血管硬化、堵塞等问题。

★ 高压力者

压力过大会影响到整个神经系统,导致精神紧张,从而影响到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导致人体器官功能紊乱乃至失衡。

如此一来,极易造成动脉硬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 情绪不稳定者

情绪的起伏变化大,会影响血压、心率等。经常情绪低落的人,血液的黏度、心率等会增加,这会成为诱发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爱发脾气、性格急躁者,一激动便会导致血压突然升高。研究发现,脾气暴躁的人与温和的人相比,患心脏病的几率高出19%。

★ 肥胖者

一方面,常吃油腻食物会使血液变稠,若过多油脂沉积于血管壁上,慢慢地就会出现小斑块阻塞血液流通,使血管通道变窄。

另一方面,身体摄入过多油腻食物,多余的热量会转化为脂肪,极易发胖,这就为心脑血管疾病埋下了病发的隐患。

★ 嗜烟酗酒者

烟草中的尼古丁等物质,很容易形成血栓;喝酒对血液循环及内脏造成伤害,令血管出现痉挛、堵塞,最终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如果吸烟喝酒的同时,还经常熬夜,血液的粘稠度比平时高出8倍以上。久而久之,血管会变得更加脆弱。

★ “三高”人群

患有“三高”,会间接性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有数据表明,高血压患者发作脑梗死的几率是正常人的4~7倍;高血糖容易使大血管发生病变,发生中风几率比正常人高2~3倍。

一般来说,心脑血管检查,首先是对三高的检查,这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另外还可以查查心脏彩超、颈动脉彩超、经颅多普勒、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等,如果还想进一步查查有无脑梗塞、冠心病等疾病,可以查查头部核磁共振、冠脉CT、运动平板实验等。

来源:岳阳市中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责任编辑:戴昊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