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爱是穿过寒冬的暖阳;也有人说,爱是滋润荒漠的清流。而当我走近华容县“爱在始终”志愿者协会,目睹他们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奉献,才真正体会到,有一种温暖,可以融化冰雪;有一种力量,源自平凡中的不凡。
11月17日凌晨,华容气温骤降,寒风裹挟细雨。然而,低温阻挡不了志愿者的脚步。他们身着红色马甲,如冬日里跃动的火焰,准时集结,奔赴三封寺镇莲花堰村,为那里的留守老人送去温暖。
听说志愿者要来,村里的老人们早早起身。尽管寒风凛冽,心中却暖意融融。近年来,村里建起了长辈食堂、老年活动中心,如今更有志愿者上门服务,老人们感叹:“真是赶上了好时代!”
当蒋志新会长带领20余名志愿者抵达时,村党总支书记李隆庆已带领本村志愿服务队在柞树小院等候。蒋会长介绍:“今天兵分三路,为三个点的老人提供服务。我们的队伍里有医务工作者、理发师、文艺骨干……大家将根据老人需求开展服务。”
很快,柞树小院的老年活动中心便热闹起来。医务室里,血压测量、健康咨询有序进行;理发室内,志愿者手法轻柔,为老人修剪银发;多功能会议室内,歌声阵阵,掌声不断。
80多岁的刘奶奶感慨:“我活这么大年纪,还是头一回让县城里的姑娘给我理发,真是有福气!”文婶边看节目边打拍子,眼里闪着光:“年轻时我也爱唱爱跳,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精彩的演出。”
这些画面,温暖而真实。志愿者们用专业与热情,温暖了这些很少走出大山的老人。
村党总支书记李隆庆表示,前不久,县民政局局长龚成明与蒋志新会长共同为村里的“长辈食堂”揭牌。龚局长在揭牌仪式上强调:“民政工作就是要将关爱落到实处。‘长辈食堂’就是把爱具体化,让温暖触手可及。”
上午8点多,一些远道而来的老人还在路上。等待间隙,志愿者们围坐在长辈食堂,分享志愿服务的心得。
网名“油菜花”的邻村姑娘笑着说:“在‘爱在始终’的两年,我学会了如何爱父母、敬长辈,更懂得了为人子女的责任。”
年近六旬的毛秋云来自三封寺镇复兴村,分享时略显腼腆,却字字动人:“我家承包了百亩鱼池,还要种十亩田,忙起来常常顾不上婆婆。自从去年加入志愿者队伍,我懂得了——孝顺,先从自家老人做起。懂得爱老、尊老、孝老,才能在这个大家庭里真正成长。”
秋云大姐朴实的话语,赢得了热烈掌声。每个家庭的日子或许平凡,但当我们以善良之心对待生活、关爱他人,每一次温暖的对话,每一个善意的举动,都将汇聚成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动人音符。
从最初的几十人,到如今的五百之众,“爱在始终”的志愿者们,正是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用真情温暖他人,以行动诠释文明。
他们,用大爱点染寒冬的风景;他们,用坚定的步伐,奏响这个时代最动人的旋律。(通讯员 张凭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