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11月12日讯(通讯员/方芳)11月10日,岳阳长炼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66岁退休工人赵利同志的生命时钟悄然停摆。在悲伤蔓延的同时,家人没有忘记他的嘱托,第一时间拨通了爱尔眼库岳阳角膜捐献接收站的电话——这场始于2013年的“光明之约”,终于在十二年后的这一天,迎来了最郑重的兑现。

(赵利同志生前照片)
在同事们记忆中,赵利同志的一生始终与“奉献”二字紧密相连。1959年生于河北昌黎的他,年少时随父母扎根长炼,青年时怀揣报国心投身军营锤炼出忠诚担当的军人品格。退役后,他将青春献给家乡的工业建设,从动力厂操作工到建安公司焊工,再到机电公司机修分公司的“赵师傅”,四十余载寒来暑往,灼人的焊花见证了他的坚守。“设备不停,我们保障不停”,这句朴实的话语,是他对工匠精神的生动诠释,也是他一生履职尽责的写照。即便2012年因病离岗,他依然坚强乐观,不愿给单位添丝毫麻烦,这份体谅与担当,早已融入他的血脉。
“捐献眼角膜”这份约定的起点,藏在一场与病痛的对抗里。2012年,赵利被确诊胃癌,生命突如其来的考验,没有让他陷入消沉,反而让他开始思考“生命的余温该如何传递”。在接受完胃大部分切除手术后,他向家人提出了一个令人动容的想法:“我想签角膜捐献志愿书,要是走了能帮别人看见,也算没白来这世上一趟。”2013年5月10日,赵利在家人的支持下联系上爱尔眼库岳阳角膜接收站,坚定地签下了角膜捐献志愿书。这份抉择,既是他军人本色的延续,是工匠精神的升华,更是对世间最纯粹的大爱表达——他用一生践行奉献,最终以“捐献光明”的方式,让生命在他人眼中延续。从2013签下志愿书的坚定,到2025年生命终点的无私馈赠,赵利用十二年的坚守,将一位老兵的忠诚、一位工匠的执着,化作了照亮他人前路的希望之光。
在家庭中,赵利是慈爱的父亲、体贴的丈夫。他将忠诚与责任的品格传承给下一代,儿子继承父辈事业在湖南石化奋斗,成为生命与精神的双重接力。而角膜捐献的善举,更让这份传承跨越了血缘的界限,为素不相识的人带去重见光明的可能。当他的眼角膜成功移植给受助者,那些重获清晰视野的眼睛,将带着他的“目光”继续看遍山河,这便是对他一生奉献最动人的回应。
(爱尔眼库岳阳角膜捐献接收站工作人员向赵利同志遗体三鞠躬告别)
当角膜成功取出,即将送往等待光明的受助者身边时,所有人都明白:赵利没有离开,他只是把自己的“视野”留在了人间——那些因他重见光明的人,会替他看四季变迁,替他感受这世间的万般美好。
赵利同志,您的约定已达,光明永续。这人间的每一寸风景,都将替您好好收藏;这世间的每一份善意,都将因您的坚守而不断流淌。
岳阳爱尔眼科医院作为“爱尔眼库岳阳角膜捐献接收站”,不仅为志愿者打通了捐献眼角膜的爱心渠道,更是为很多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带来了复明的希望。我们感恩每一位捐赠者,感恩每一位角膜捐赠志愿者。我们在岳阳成立角膜接收登记分站,是为了方便更多志愿者登记捐献角膜,不分年龄大小,只要眼角膜没有病变均可捐献。
有眼角膜捐献意向的志愿者可以通过向爱尔眼库岳阳角膜捐献接收站、岳阳爱尔眼科医院提出申请,以签署捐献志愿书的形式,来实现捐献的意愿。
角膜捐献咨询电话:0730-8836003、13873032145

岳阳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
编审:易潺 张灵均
版权声明:
凡本平台注明“记者:XXX”的所有作品,均为本平台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平台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平台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岳阳广电全媒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平台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平台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发布之日起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