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生意,叫做“回头客”。
有一种投资,也叫“回头客”。
近年来,华容县项目建设出现了喜人的“二期现象”。
是什么让投资商“落子无悔”,来了不想走,投了还想投?
一投再投,投成了“回头客”
“二期现象”,是指企业在华容投资后,继续投资二期乃至三期、四期项目,“头回客”一投再投,投成了“回头客”“老顾客”。

翻开华容县的重点项目清单,今年的“回头客”可不少。据了解,榆林能源集团铁水联运二期已于10月29日正式签约、华润雪花啤酒二期已投产运营、国能岳阳电厂二期正在大力推动落地,沁峰机器人二期已启动建设,科创纺织更是启动了四期项目。

这些二期、三期、四期项目特点鲜明:一是多为能源、物流、高端制造类项目,深度契合华容“北煤南运枢纽”的城市定位;二是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共同发力;三是项目带动性强、附加值高,发展后劲十足。
2021年,榆林能源集团联合组建能源基地公司,开工建设省级“十四五”重点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一期投资 36.35 亿元,实现北煤南运在岳阳贯通,成为湖南乃至华中地区优质煤炭的“移动煤矿”。项目二期2025年10月29日正式签约,总投资26亿元,拟新建4个5000吨级泊位,项目整体建成后,基地煤炭年周转量将提升至5000万吨。
国能岳阳电厂一期(2×1000MW)项目以“22+2”个月的建设周期刷新全国百万千瓦机组最快纪录,并实现“不超工期、不超概算、安全质量环保零事故”的高标准建设目标。项目聚焦技术创新,成功应用多项世界级与国家级首创技术,打造了国内一次再热百万千瓦最优机组。其供电煤耗低至267g/kWh,每年可提供80亿度清洁电能,有力支撑了湖南能源结构与产业升级。今年1-10月,已入库税收1.74亿元,年底有望突破2亿元。

本地企业也积极扩产布局,老树发新芽,推进二期、三期、四期项目建设。
作为华润雪花啤酒在湘投资的首家工厂及省内产能最大的啤酒厂,现拥有一条 6 万 / 小时听装生产线和一条 4 万 / 小时瓶装生产线。其发展势头强劲,2023 年即实现自产酒年产量超 13 万千升,销量近 17 万千升,税后净利润超 1.25 亿元,成为华容县首家纳税过亿元的工业企业。2024 年,工厂再创佳绩,年产量破 15 万千升,销量17.7万千升,税后净利润超 1.45 亿元,成功晋级为华润雪花啤酒二级工厂。
科创纺织在一期项目投产后连续追加投资,随着第四期的竣工投产,科创纺织的固定资产投资已达到12亿元,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8亿元,其中第四期的投产将贡献年销售收入6亿元左右。

为何一再“钉”在华容?
好项目到哪都是“香饽饽”,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钉”在华容?
答案很简单——尝到了“甜头”。
事实上,每个重大项目的投资,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尤其项目二期、三期、四期,更是建立在前期项目成功的基础上。投资商投入“真金白银”,希冀的是利润和收益。
来看看华容铁水联运储配基地的繁忙景象——码头上巨大的机械臂有序作业,一列列满载“榆林煤”的火车沿着浩吉铁路呼啸而至,在华容码头转身投入长江怀抱,再顺流而下点亮华中城乡的万家灯火。

华容的“甜头”首先体现在硬核的成本优势上。作为浩吉铁路与长江黄金水道的唯一交汇点,华容形成了“铁路直抵港口、车船无缝衔接”的物流闭环。据测算,这种铁水联运模式较传统“海进江”方式,仅一期项目年吞吐量1400万吨计算,每吨节约运费近30元,节省时间15天左右。

尝到“甜头”后,还有部分企业主动扩大在华容的产业布局。榆林能源集团在成功运营一期项目后,不仅启动二期建设,更深度参与华容能源产业生态构建,从“供应商”升级为“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
一场“落子无悔”的选择
投资是一场“落子无悔”的选择,一再加码华容,信心何在?
华容的营商服务很有代表性。当地政府主动担当“服务员”,为企业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各种难题;当好“推销员”,帮助入驻企业对接市场资源;做好“联络员”,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

要素保障持续强化,华容创新打造“华容都管”一站式服务平台,推行“全程代办”“容缺快办”等工作机制,构建起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全周期服务”体系。

全县上下倡导“办公桌在一线、服务跟进在前沿”的工作理念,推动各级干部主动走出办公室、走进项目现场,常态化开展走访调研,精准掌握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真心实意为企业排忧解难,确保企业“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成事”,持续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政府带着企业“闯江湖”,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推动技术创新。榆林能源集团项目负责人坦言,在全国多地投资过项目,但华容的服务诚意和专业水平还是让人印象深刻。

既看到了华容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也感受到了这座城市最真挚的服务诚意,越来越多的企业争当“回头客”“常住客”。这背后,不仅仅是对华容的深度信任,更是对华容营商环境的最好褒奖。

近年来,华容坚持“1376”总体思路,持续培塑“因水而兴”的比较优势,县域发展加快向现代工业强县转型,连续两年蝉联全省县域经济先进县(全省不超过10个),已成为内循环格局下整个长江流域企业选点布局的新兴优势地区。

华容敞开怀抱,服务好“围墙外的事情”。企业集中精力,专心做“围墙内的经营”。“落子无悔”,未来更可期。(记者:孙艳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