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视疲劳≠度数加深 思路要变:从“换眼镜”到“练眼睛”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5-10-29 22:35:14

岳阳广电全媒体讯(通讯员/曾庆琳)最近半年,小刘同学(七岁)一做作业就抱怨眼睛胀、看不清。家长起初以为近视加深,带去验光却发现度数变化不大。直到来到岳阳爱尔眼科医院接受全面检查,才发现问题根源在于“调节不足”。


岳阳爱尔眼科视光及小儿眼病科副主任医师李汪霞解释,“调节”是眼睛为了看清近处物体而发力的过程,就像相机调焦。孩子长时间读书、写字,眼部肌肉持续紧张,容易“体力不支”,导致对焦困难,出现眼胀、头痛、串行甚至厌学等表现。“小刘每次连续看书超过20分钟,症状就特别明显,是典型的调节功能跟不上了。”




像小刘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李汪霞提到,另一位10岁的女孩也曾因类似症状被误认为“厌学”,多次换镜仍无改善,最终检查发现是“调节灵活度差”,导致看近看远切换困难。“很多家长一听到孩子说看不清,第一反应就是换更高度数的眼镜,但这有时反而会增加眼睛负担,治标不治本。”


常规验光主要判断是否存在近视、远视或散光,解决的是“能不能看清”,却无法评估眼睛的“体能状态”——即视功能是否协调、持久。调节功能的问题,必须通过专业的视功能检查(如调节幅度、灵活度和正负相对调节等)才能发现。


小刘在接受12次系统性视觉训练后,眼睛的“体能”明显提升。“现在能连续看一小时书都不累!”他开心地告诉医生。复查结果显示,他的调节幅度和反应速度均已恢复正常。




针对调节不足问题,李汪霞建议采取“视觉训练+科学配镜+行为干预”三位一体的综合方案:

视觉训练:如同给眼睛做“体能康复”,通过翻转拍、字母表、立体视训练等工具,增强调节肌肉的力量与耐力;


科学配镜:根据视功能数据,必要时配戴抗疲劳或渐进多焦点镜片,为眼睛“减负”;

行为干预:严格执行“20-20-20”法则,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看20英尺(约6米)外远方20秒,并保证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1小时。


李汪霞特别提醒家长,若孩子经常出现视疲劳,且与验光度数不符,应警惕是否存在视功能异常。务必选择具备视功能检查能力的机构进行排查,避免因误诊耽误学习和视觉发育。只有找准问题、综合干预,才能让孩子拥有清晰又舒适的视觉品质。


岳阳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
编审:易潺 张灵均
版权声明:
凡本平台注明“记者:XXX”的所有作品,均为本平台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平台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平台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岳阳广电全媒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平台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平台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发布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李菡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