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 李亚麟 李名虎)10月21日上午,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岳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挚发布岳阳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李挚介绍,“十四五”期间,岳阳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抓住“三个机遇”、强化“三个责任”,坚持“1376”总体思路,扎实推动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政策举措落实落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总体完成,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七个岳阳”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2020年至2024年,岳阳GDP由3997.16亿元增加到5127.66亿元,连续跨越4000亿元和5000亿元台阶,年均增长5.8%;人均GDP由7.9万元提升到10.3万元,年均增长6.2%。岳阳连续多年跻身“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转型升级激发新动能。“1+3+X”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乙烯、己内酰胺、攀华、汇川、新紫光等重大项目成功落地,培育形成现代化工、港口物流、现代农业及绿色食品加工、文体旅游、先进装备制造5大千亿级产业;一批重点能源项目有序推进,电力装机总量超过1000万千瓦;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992家,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工作获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获评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全面承接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的改革任务,“三资”运作改革、君山生态渔业改革入选全国典型案例;构建形成“三区一港五口岸”开放平台体系,1000吨级及以上港口泊位居全省第1位,城陵矶成为长江中上游第三个百万标箱大港,岳阳连续多年上榜“中国外贸百强城市”。生态保护取得新成效。牢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嘱托,持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长江岳阳段水质优良率100%,岳阳获评国际湿地城市,获批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等。城乡面貌呈现新图景。统筹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与乡村全面振兴,城乡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化率较2020年末提高2.64个百分点,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192个,建成省级美丽乡村105个,岳阳获评中国“十大秀美之城”。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民生领域财政投入持续加大,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稳定在7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20年的28577元增加到2024年的36836元,年均增长6.6%,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李挚还就加快建设高质量省域副中心城市回答记者提问。他指出,岳阳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聚焦“1+3+X”现代化产业体系,突出做大做强化工新材料、港口物流、绿色智能计算产业三大块,全力打造湖南万亿现代石化产业核心基地,力争到2030年,“七个岳阳”建设迈上新台阶;到2035年,建成名副其实的高质量省域副中心城市。
会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建华就打造区域创新高地、打造幸福岳阳等方面问题答记者问。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扛牢“守护好一江碧水”政治责任、加快建设湖南万亿现代石化产业核心基地、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等问题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