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10月14日讯(通讯员/余倩)“原本以为血糖控制住就万事大吉,没想到突然看不清东西,差点瞎了!”55岁的糖尿病患者王先生坐在眼底病科诊室里,拿着检查报告懊悔不已。近日,他因“眼前黑影遮挡、看东西变形”前往岳阳爱尔眼科医院就诊,被确诊为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若再晚一步,极可能面临永久性失明。
王先生患2型糖尿病已有8年,起初还能按时监测血糖、规律服药,但随着时间推移,他觉得“身体没不舒服”,便逐渐放松警惕,不仅饮食不忌口,连每年一次的眼底检查也省了。“前阵子开车时,突然发现前方路面好像有团黑影飘来飘去,看红绿灯都模糊不清,我还以为是老花眼加重,直到上周看报纸时,字全变成了波浪形,才赶紧来医院。”
岳阳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病专科主任刘祥明介绍,王先生的情况并非个例。“临床上像他这样的患者很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早期就像‘隐形刺客’,患者几乎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出现视力下降、黑影遮挡等问题时,往往已发展到中晚期,治疗难度大幅增加。”
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1.4亿,其中每3个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人存在糖网病变,而糖网已成为我国working-age人群(18-64岁)致盲的首要原因。“糖网的可怕之处在于‘无症状进展’,”刘祥明主任解释,糖尿病会导致眼底血管长期处于高糖环境中,血管壁逐渐变脆、渗漏,就像老化的水管会生锈、漏水一样。
在疾病早期,患者视力基本正常,既不痛也不痒,只有通过专业眼底检查才能发现视网膜上的微小病变;随着病程发展,进入非增殖期后,患者会出现视力模糊、看东西有重影等症状,尤其在夜间或光线较暗时,视力下降更明显;若此时仍未干预,病情会快速进展到增殖期 —— 视网膜上会长出大量新生血管,这些血管脆弱易破裂,一旦出血,患者会突然看到 “眼前黑影”,严重时黑影会覆盖整个视野,同时还会伴随视物变形,比如看直线变成曲线、看人脸五官扭曲等;若出血长期不吸收,还会引发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失明。
“糖网的发展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密切相关,”刘祥明主任强调,糖尿病患者患病时间越长,血糖控制越差,糖网的发病风险就越高。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患病5年以上,糖网发病率约为30%;患病 10年以上,发病率会升至50%;而患病20年以上,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糖网病变。
需要警惕的是,近年来糖网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以前来看病的多是 50岁以上的患者,现在30-40岁的年轻患者越来越多,主要原因是年轻人确诊糖尿病后,对并发症重视不足,既不规律监测血糖,也不按时做眼底检查。”刘祥明主任提醒,糖尿病患者无论年龄大小、有无视力症状,都应做到“早筛查、早干预”:
1.期筛查:1型糖尿病患者应在确诊后5年内开始每年一次眼底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确诊后应立即进行眼底检查,之后每年复查一次;若已出现糖网病变,需根据医生建议缩短检查间隔,每3-6个月复查一次。
2.严控血糖:将血糖、血压、血脂控制在理想范围,是预防糖网最有效的手段。患者需遵医嘱服药、注射胰岛素,同时保持低糖、低脂饮食,规律运动。
3.及时治疗:一旦确诊糖网,需根据病变阶段进行针对性治疗。早期可通过药物控制病情进展;中晚期可采用激光治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注射等方式,降低失明风险。
“糖网虽然可怕,但并非不可防、不可治,关键在于早发现。” 刘祥明主任呼吁,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重视眼底检查,不要等到视力下降才就医,很多患者因为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最终失去光明,这样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
目前,王先生已在岳阳爱尔眼科医院接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注射治疗,眼前黑影明显减少,视力也在逐渐恢复。他也用自己的经历提醒其他糖尿病患者:“千万别像我一样心存侥幸,定期检查眼底,才能守住自己的光明”。
岳阳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
编审:易潺 张灵均
版权声明:
凡本平台注明“记者:XXX”的所有作品,均为本平台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平台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平台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岳阳广电全媒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平台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平台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发布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