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围绕“融合有爱·益起同行”的主题,将感恩教育融入阅读体验,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环节,促进听障学生与健听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01 结对协作,破冰融合
18时30分,活动在结对签到中拉开序幕。6名听障学生与15名健听学生组成小队,共同书写感恩卡并张贴于“共融感恩墙”。
“我们教健听学生放慢语速、清晰发音,也教听障学生使用‘请再说一遍’等短句进行沟通。”小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康复师介绍,活动前已对双方学生进行了沟通技巧培训。
这一设计突破了传统特殊教育的封闭性,通过结对协作的方式,为听障学生创造平等、包容的学习环境。
02 多维度支持,精准适配
故事官 老师运用“爱的分贝”提供的无线麦克风听觉辅助系统讲述《重阳节》感恩绘本,并配有字幕提示。手工环节提供了图文并茂的步骤卡,制作艾草感恩椎,电影欣赏环节选用配有字幕的《熊出闹》感恩主题片段。
“融合教育不是简单的‘随班就读’,而是要让每个听障孩子都能获得精准支持。”正如岳阳市政协委员张朝辉在近期相关研讨会上所言,此次活动的每个环节都体现了对听障学生认知特点的精准适配。
组织方配备了项目负责人、康复师、志愿者及红领巾电视台工作人员共同保障活动进行。
03 听见成长,静待花开

“我要把艾草锤送给妈妈,谢谢她陪我做作业。”听障学生小明皓皓在手工环节后表达了自己的创作意图。虽然语速缓慢,但发音清晰,赢得了同伴的掌声。
电影环节后,听障学生积极参与问答,所有协作小组均获得了“感恩小礼物”。20时40分,活动进入共读就寝环节,学生们在短句绘本阅读中结束当晚活动。
普特融合教育不仅关乎教育公平,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东站小学此次活动,通过图书馆奇妙夜的形式,为听障学生创造了与健听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机会。
04 融合教育,岳阳在行动
近期,岳阳市第十五中学刚举办了“听障学生普特融合教育”专题研讨会,与此次东站小学的活动共同构成岳阳市推动普特融合教育的系列实践。
“从杨雨盟圆梦华师到敖诗怡登上亚残运会舞台,岳阳的听障孩子早已用行动证明融合教育的力量。”岳阳市残疾人联合会教就科科长胡五兵在相关活动中表示。
未来,岳阳市各方将以项目合作为纽带,把 “资源共享、教学共研、成长共伴” 的融合理念落到实处,让每一位听障学生都能在阳光下听见成长的声音。
综合报道 此次活动是岳阳市推动普特融合教育的具体实践,通过图书馆奇妙夜这一创新形式,为听障学生与健听学生搭建了交流与成长的平台,展现了教育公平与包容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