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好声音讲坛”理论微宣讲比赛一等奖作品:《一江碧水的守护》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5-09-16 16:46:46






“当波光的褶皱藏着无声的叹息,我们是否还记得它最初的模样?”


“当江豚的低语掺杂着喧嚣混沌,我们是否懂得该怎样去守护它们?”


“当江河的脉搏与我们的心跳共振,我们是否真正明白:守护它,就是守护自己的未来?”


一江碧水的守护

铁腕治水  海宴河清


“要守护好一江碧水”,“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这是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华龙码头视察时,留下的殷殷嘱托。作为《岳阳新闻》记者,这些年,我曾无数次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寻找答案。


岳阳,是碧水守护的主阵地,为扛牢政治使命,市委提出“1376”总体思路,把“守护好一江碧水”作为根本遵循,总揽经济社会发展。


开展“洞庭清波”专项行动,抓实长江“十年禁渔”,统筹推进“治污、减排、护岸、植绿、清湖”攻坚战,完成岸线复绿2.9万亩,修复湿地生态10.2万亩,获评国际湿地城市、中国十大秀美之城等荣誉,岳阳,正以壮士断腕、刀刃向内的决心,书写守护美丽长江、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答卷!


以绿为底,产业转型


“大家好,这里是FM981岳阳交通广播…”


刚才大家听到的这个声音,是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生产装置开车现场传回的重要信号,这标志着打造湖南万亿现代石化产业核心基地、和世界领先绿色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迈上了快车道。项目引进全新技术,产能翻番,而排放、能耗均大幅下降,可带动全产业链新增产值1千亿元。


这一声汽笛鸣响,搭起了岳阳通往世界的桥梁,立足通江达海港口优势,推进国际贸易、现代物流强势崛起;同时,我们引进尖端智能制造企业入驻,新兴产业迅猛发展;今年,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在咱们岳阳举办,推动文化与科技、生态与旅游深度融合,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4034万人次。


岳阳加快打造“1+3+X”现代化产业体系,把绿色植入产业发展“基因”,步履坚实,一路向新!


价值转化 由绿生金


在湿地现场兴奋地说:“嗨,家人们,知道我在哪儿吗?走,一起去看看洞庭湖的大美湿地。”


拿着自拍杆跑上舞台:这里不仅风景如画,湿地碳汇还能带来经济效益。


2023年,在总书记提出“守护好一江碧水”5周年之际,君山区湿地碳汇开发项目通过了国际认证,成为全球首个淡水湿地修复碳汇项目,未来呀,项目总收益可以达到4600万元”


岳阳持续守护好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通过淡水湿地修复,点“碳”成金。2024年,自然生态系统碳汇总量达到了372万吨,实现“生态+经济”双赢!


思想领航 高歌奋进


如今的洞庭湖,一片生机勃勃


“候鸟的欢歌”、“江豚的微笑”、“麋鹿的倩影”,成为岳阳的生态名片。


一串串数据、一项项荣誉、一份份坚守,是岳阳交给总书记的精彩答卷!


铁腕整治、系统治理,遵循的是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钧钧嘱托。


“守护碧水”不仅是生态问题,更是发展问题。总书记告诫我们,“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


总书记指出,“要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而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已然使理论变为现实。


生态之变、产业之变、价值之变,才能根本上适应时代之变、推动发展之变。


碧水守护的重任远未褪去,绿色发展的使命始终在肩。


我们要保持永远在路上的“赶考”心态,牢记嘱托、扛牢使命、感恩奋进。


我们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我们要以钉钉子精神“守护好一江碧水”,奋力绘就:与江共生、绿色发展的江城画卷。


责任编辑:酸酸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