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讯(通讯员/余倩)“终于不用摸黑找眼镜了!”21岁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小怡(化名)摘下护目镜,清晰地看清了远处的时钟,激动地和刚完成近视手术十天的妹妹小雅(化名)开心分享。这对相差两岁的姐妹花,先后通过精雕Q+近视手术告别了困扰多年的近视,如今双双收获1.0的清晰视力,正计划着一场期待已久的西安古装之旅。
(图一:小怡与小雅同患者助理术后合影)
对小怡来说,眼镜带来的烦恼贯穿了整个大学生活。“带小朋友做游戏时,喝热水眼镜就起雾,瞬间变成‘睁眼瞎’。”小怡无奈地说,250度的近视让她五年间从未摘下过眼镜,就连洗脸刷牙都要戴着框架镜。而学习临床专业的妹妹小雅,400度近视则让她养成了“摸眼镜”的条件反射:“只要眼镜不在身边就没有安全感,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在床头摸索眼镜。”这对姐妹从去年开始就共同憧憬着摘镜后的生活,只因学业繁忙一再推迟,直到今年终于协调好时间,完成了期待已久的近视手术。
“就像量体裁衣一样精准。”谈及选择精雕 Q+技术的原因,姐妹俩异口同声。据了解,精雕 Q+技术通过角膜原生形态数值(Q值)进行个性化设计,降低角膜球面相差,减少夜间炫光等视觉干扰。这种“双重定制”的手术方案对角膜形态进行0.01D的精细修正,特别适合像小怡和小雅姐妹俩这样有散光问题的近视患者。术前检查显示,姐妹俩的角膜厚度和形态都非常适合该术式,这让她们更加坚定了手术的决心。
(图二:丰艳群主任为小怡与小雅进行手术中)
手术过程比想象中更轻松。妹妹小雅率先走进手术室,整个过程仅用十分钟就完成了。“护士姐姐一直握着我的手,术中只要盯着绿灯看就好,没什么疼痛感。”小雅回忆道。十天后,姐姐小怡也接受了手术,术后第一天复查就惊喜地发现,原本模糊的世界变得清晰起来。姐妹俩都经历了短暂的“看近模糊”恢复期,这是角膜适应新形态的正常过程,一周后复查时,两人的视力都稳定在了1.0。
“现在带小朋友做手工,再也不用担心眼镜下滑了!”小怡兴奋地展示着术后的生活变化,无论是板书备课还是户外运动,摆脱眼镜束缚的她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而对医学专业的小雅来说,清晰的视力让解剖课观察标本、实验室操作都变得轻松自如。精雕Q+技术带来的不仅是视力提升,更优化了夜间视觉质量,这让喜欢熬夜复习的姐妹俩在暗光环境下用眼也毫无压力。
如今,这对姐妹花正在精心规划她们的西安之旅。“终于可以美美地穿古装拍照,不用担心眼镜破坏造型了!”小怡翻着手机里收藏已久的汉服写真,眼中充满期待。从去年萌生手术想法到今年成功摘镜,这对姐妹用行动证明了对清晰视界的追求。正如小雅在日记本上写下的:“模糊的过去已翻篇,清晰的未来正展开 —— 这是我们送给自己最棒的成长礼物。”
丰艳群主任表示,精雕 Q+技术的精准性和个性化优势,让更多年轻人实现了安全摘镜的愿望。但手术并非人人适合,需通过严格的术前检查排除禁忌症。这对姐妹花的成功案例也提醒着近视患者,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适合的术式是收获清晰视力的关键。越来越多像小怡和小雅这样的年轻人,正通过个性化的屈光技术,开启属于自己的高清人生新篇章。
岳阳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
编审:易潺 张灵均
版权声明:
凡本平台注明“记者:XXX”的所有作品,均为本平台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平台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平台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岳阳广电全媒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平台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平台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发布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