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9月8日讯(通讯员/曾庆琳)“冬天吃东西眼镜再也不起雾了!”14岁的刘同学(化名)在8月底O镜年度复查现场,兴奋地与医生分享自己过去一年的变化。验光结果显示,她的近视度数“零增长”。为众多受孩子近视“年年涨”困扰的家长,提供了科学防控近视的新方向。
刘同学复查前后的眼轴长度对比
从“天天推眼镜”到“轻松看清黑板”
一年前刘同学的双眼近视度数已达300度,还伴有75度散光。眼镜成了她生活中“甩不掉的负担”:上课记笔记时,得一手托着眼镜防止滑落,一手飞快书写;上体育课跑步前,必须先摘下眼镜妥善收好,生怕运动中损坏。为了控制近视度数的增长,家长经过多方了解和咨询,最终决定在岳阳爱尔眼科医院为刘同学佩戴角膜塑形镜。
“刚开始戴的那几天,确实有点不适应,晚上睡觉也会下意识地想揉眼睛。” 刘同学说。不过,岳阳爱尔眼科医院大视光科医生团队,提前给她和家长做了详细的佩戴教学,还教了应对初期不适的小技巧。刘同学为了让眼睛逐步适应,第一周循序渐进地延长佩戴时间,到第二周就能整夜佩戴了。
科学助力,让成长更清晰
“以前最怕体育课测800米,现在我可以放心冲刺。”刘思洁说。她的故事证明,在医生指导、家庭配合与个人自律的三重保障下,角膜塑形镜不仅是一副“隐形眼镜”,更是青少年近视管理的重要武器。更让全家人欣慰的是,这次复查时,医生对比了她一年前后的眼轴长度数据,发现她的眼轴增长速度较之前减缓了60%以上,最终实现了近视度数“零增长”。
并非 “人人适用”
需要强调的是,角膜塑形镜并非 “万能神器”,想要为孩子佩戴角膜塑形镜,必须先通过一系列专业且全面的眼部检查,由医生判断孩子的角膜形态、眼表健康状况、近视度数、散光度数等指标是否符合佩戴条件,同时排除眼部疾病等禁忌情况,只有在各项条件达标后,才能定制专属的角膜塑形镜。
岳阳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病科室带头人李仁华特别提醒广大家长:“近视防控没有绝对的‘神器’,核心在于‘科学 + 坚持’。”除了角膜塑形镜外,每日2小时户外活动、减少连续近距离用眼、保持良好读写姿势,同样是保护视力的“基本功”。让我们共同守护孩子们的光明未来。
岳阳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
编审:易潺 张灵均
版权声明:
凡本平台注明“记者:XXX”的所有作品,均为本平台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平台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平台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岳阳广电全媒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平台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平台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发布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