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疯涨1000度 青少年近视防控刻不容缓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5-08-27 14:20:35

岳阳广电全媒体8月27日讯(通讯员/曾庆琳)如果年级那年能早点用上角膜塑形镜,现在可能就不用戴 1100 多度的眼镜,也不用做眼底激光手术了”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17岁小杰(化名)眼角带着眼底激光手术后未完全消退的红血丝,在岳阳爱尔眼科医院复查时懊悔地说。而这样的遗憾,正在大多数青少年身上上演。



小杰的近视历程是许多家庭的缩影。一年级体检时,他被查出 150 度近视,家长和多数家庭一样,选择了佩戴普通框架镜。然而,近视度数并没有因为框架镜的佩戴而稳定下来,反而以每年平均 100 度的速度增长。到高一那年,度数直接突破 800度,眼底检查时发现视网膜周边出现马蹄孔,不得不紧急接受激光光凝术,以防止视网膜脱离的风险。如今高中毕业,近视度数已飙升至1100 多度,成为典型的高度近视患者。


像小杰这样从小学阶段低度近视,一路进展为高中毕业时高度近视的青少年比例已突破 12%,在眼科诊室里,类似“早知道当初多重视近视防控就好了”的叹息,成了医生们最常听到的声音。


“6-12 岁是近视防控的黄金关键期,这个阶段一旦错过科学干预,等到近视度数超过600度,眼底病变的风险就会大幅增加。岳阳爱尔眼科视光及小儿眼病科科室带头人李仁华主任强调,高度近视带来的不仅是“看不清” 的困扰,更可能引发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青光眼等致盲性并发症。像小杰这样出现视网膜马蹄孔的情况,在高度近视人群中并不少见,而激光光凝术只是“亡羊补牢”的补救措施,无法逆转已经发生的眼底损伤。



李仁华主任建议,家长应每 3-6 个月带孩子进行一次全面视光检查一旦发现孩子近视,应在专业指导下,根据孩子的年龄、近视度数、角膜形态等因素,选择角膜塑形镜、离焦框架镜、低浓度阿托品等科学防控手段,而非单纯依赖普通框架镜 “被动追焦”。


岳阳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
编审:易潺 张灵均
版权声明:
凡本平台注明“记者:XXX”的所有作品,均为本平台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平台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平台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岳阳广电全媒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平台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平台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发布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王炫懿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