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 周凌志 廖湘明)近期高温持续,研究显示随着气温的升高,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显著增加,风险主要体现在心脏负担加重、血液黏稠度增加等方面,容易诱发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等心血管疾病。专家提醒,及时做好防护措施可有效降低疾病风险,守护心血管健康。
高温对心血管的影响具体主要有:心脏负担加重,电解质紊乱,易诱发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栓风险升高:血压波动与血管损伤,易引发心梗或脑梗;睡眠质量下降、生物钟紊乱, 加剧血压波动。
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四病区主任 卢拥华:我们要做到: 避暑降温,减少高温时段外出,空调设置26℃左右,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科学补水,每日饮水1500到2000mL,多汗时可适当增加饮水量;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饮淡茶或凉白开;运动宜选择早晚时段适度进行,不要暴晒暴汗;保证充足睡眠、不要熬夜;定期监测血压、心率,遵照医嘱、稳定情绪、心平和态。
此外专家还建议,在外出时,应注意戴遮阳帽、穿浅色透气衣物;饮食方面,应避免冰饮刺激血管收缩,以温水为宜,适量饮用绿豆汤,淡茶如绿茶、金银花茶、菊花茶等,内外调理结合可更好达到预期效果。
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四病区主任 卢拥华: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血管调节能力弱,需加强血压心率监测,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加剧血管收缩。户外工作者应定时补充水分、电解质,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暴晒导致中暑或热射病。通过综合防护措施,可有效降低高温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保障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