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8月14日讯(通讯员/余倩)“终于能看清手机屏幕上的小字了!”在岳阳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病科门诊,65岁的退休教师刘先生举着手机激动地说。困扰他四年的飞蚊症,经眼底病科副主任医师王文仁采用玻璃体消融激光技术治疗后,眼前的“蛛网”彻底消失。这项非侵入性门诊手术,正让越来越多被飞蚊症纠缠的市民重获清晰视界。
刘先生的困扰始于四年前,起初是眼前偶尔闪过的小黑点,后来逐渐发展成挥之不去的蛛网状阴影。“看白色墙壁像有虫子在爬,过马路时甚至会认错红绿灯。”他曾辗转多家医院,被告知只能靠药物缓解,直到听说岳阳爱尔眼科引进了玻璃体消融激光技术。
透明凝胶里的“杂质”
王文仁医生用一个生动的比喻解释飞蚊症的成因:“眼球里的玻璃体就像新鲜蛋清,年轻时清澈透明,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液化,胶原纤维凝结成不透明的杂质。”当光线穿过这些点状、线状或絮状混浊物时,视网膜上就会投下阴影,形成患者眼中的“飞蚊”。
刘先生的术前检查显示,他的玻璃体液化程度达60%,视轴中心存在3处直径超过0.5mm的致密混浊物。“这些‘顽固分子’正好挡在视线中央,导致他视物出现影响。”王文仁医生强调,并非所有飞蚊都需要治疗,但当混浊物严重影响生活时,就该考虑干预。
10分钟的“激光大扫除”
在门诊治疗室,刘先生滴完表面麻醉眼药水后,王文仁医生将特殊的激光治疗接触镜轻柔地放置在他的眼球表面。“这个镜片既能稳定眼球,又能帮激光精准聚焦。”随着4K眼底成像系统启动,屏幕上清晰显示出玻璃体中的混浊物。
治疗开始后,刘先生按照指示注视绿色定位光点。王文仁医生通过裂隙灯显微镜瞄准目标,按下激光发射按钮。“咔哒、咔哒”的轻微声响中,激光以百万分之一秒的脉冲频率击中混浊物。“每次击射都像用激光‘子弹’把大杂质打成微米级碎片。”整个过程持续10分钟左右。
术后移除接触镜时,刘先生眨了眨眼:“眼前亮堂多了!那些黑影好像被打散了。”王文仁医生解释,这些微小碎片会被玻璃体自然代谢吸收,就像完成了一次精准的“眼部大扫除”。
安全高效的门诊治疗
与传统玻璃体切割手术相比,这项技术的优势显而易见。刘先生术后仅滴了三天抗生素眼药水,视物模糊感就完全消退,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无需住院、没有伤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0.5%。”王文仁医生展示的临床数据显示,岳阳爱尔眼科医院开展该技术近十年来,数百例患者的满意度达90%。
王文仁医生提醒,并非所有飞蚊症患者都适合激光治疗。以下几种情况需要特别注意:突然出现大量飞蚊可能预示视网膜脱离,需要立即就医;伴有闪光感的飞蚊症可能是视网膜病变的信号;高度近视患者出现飞蚊症状时,需要先排除视网膜裂孔的可能。
岳阳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
编审:易潺 张灵均
版权声明:
凡本平台注明“记者:XXX”的所有作品,均为本平台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平台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平台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岳阳广电全媒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平台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平台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发布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