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运动方式 一周哪怕一次,对身体的好处都远超想象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5-08-14 09:14:09

要说上班族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那必须有——想运动却没空运动。

运动的好处,只要运动过的朋友肯定都深有体会。在一场大汗淋漓的运动之后,不仅浑身的每一块肌肉都在运动中变得舒适,大脑分泌的内啡肽还会让积蓄的坏心情通通消失不见,只剩下纯粹的快乐。长期坚持运动,更是能给我们身体带来许多好处

但运动难在坚持,上班族常被工作挤占时间,不少人选择周末集中“恶补”一周运动量。这种“恶补式运动”能否收获规律运动一样的效果?是否会损害健康呢?


图片


周末集中式运动,是真的有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指南,成年人每周应该至少进行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至高等强度的运动锻炼。这个150分钟的运动时长,就是健康成年人每周锻炼时间的底线。

研究

发表在期刊《循环》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的研究人员们,采用英国生物样本库的前瞻性队伍研究,在89573名参与者的配合下,分析了运动模式与678种疾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根据运动习惯,研究人员们,将研究对象分为了三大类:

  • 不活跃组:每周运动时长<150分钟;

  • 规律运动组:每周运动时长≥150分钟,均匀分布在每天完成;

  • 周末运动组:每周运动时长≥150分钟,但集中在1~2天内完成。

结果表明:无论是规律运动组还是周末运动组,都比不爱运动的不活跃组更健康

相比于不活跃组,这两组的研究对象有200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都显著降低了。其中,又以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的发病风险降低最为显著。

通过这些结果可见,运动锻炼不仅仅对于我们当下的身体健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对于降低未来的疾病风险也有广泛的益处。

但令人惊讶的是,当规律运动组和周末运动组进行对比时,两者之间并没有观测到显著性的差异。换句话说,无论是每天坚持运动还是周末恶补式运动,只要时间达标了,获得健康益处居然是差不多的

图片

这下,周末运动的人可以放心了。只要能每周抽出时间来运动,别管是每天坚持运动,还是某一两天集中运动,效果都是一样的好


不爱运动,可以这么做!


其实,运动这事儿本来就没有那么严格的标准。无论是运动方式还是运动模式,最终都服务于运动总量。只要能在生活中找到平衡,以一种舒适的方式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就是健康的!

如果你还在“不活跃组”的范畴内,并且跃跃欲试想要用周末弥补的方式来补齐自己的运动量,不妨从现在开始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1

中等强度日常运动

图片

相当于每天快走30~60分钟。这类活动主要包括走路、园艺活动、打保龄球、做家务、逛街购物等。平时可多走路,最好每次能坚持30分钟以上。家务劳动中,擦窗、拖地、洗衣服都能起到不错的运动效果。 

2

高强度有氧运动

图片

包括慢跑、游泳、登山、有氧舞蹈、骑车上下班、爬楼梯等。每周3~5次,每次20分钟以上,运动心率要达到目标心率。

图片

3

高强度竞技运动和休闲运动

图片

运动类型包括网球、篮球、足球等球类运动,以及滑冰、滑雪、跳舞等休闲运动。这类运动既可以锻炼心肺功能,还能陶冶情操。体重较重的人,可以首选游泳,以减轻关节负重。

4

肌肉适能运动

图片

每周2~3次,每8~12个动作为1组,主要肌群做2~4组。运动类型有依靠器械的抗阻训练和自身负重抗阻训练等。适合日常训练的有弹力带和哑铃负重练习。

5

柔韧性运动

图片

这类运动主要包括动态拉伸、静态拉伸、瑜伽等,可在每次有氧运动或抗阻训练后进行,主要肌群做2~4次,每次持续15~30秒。相对而言,年纪越大,拉伸难度越大,但老人忌用力过度,也不要突然做大幅度的拉伸动作。

需要提醒的是,运动前建议适当热身一会儿,以动态拉伸为主;运动后以静态拉伸为主,以消除疲劳,帮助体能恢复

那么,现在就运动起来吧!



来源:岳阳市中心医院、内容部分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彭旭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