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刷手机突现“眼前闪电” 近视患者需警惕“无声视力杀手”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5-08-13 22:55:26

岳阳广电全媒体813日讯(通讯员/余倩)近日,一位27岁的年轻教师秦女士在深夜刷手机时遭遇惊险一幕:眼前突然闪过持续一个多小时的“闪电”,右眼还出现类似窗帘遮挡的视野缺损。虽然次日症状暂时消失,但及时就医检查后,被确诊为双眼视网膜裂孔。经岳阳爱尔眼科医院紧急激光治疗,成功避免了失明风险。




事发当晚,秦女士像往常一样卧床刷手机时,突然双眼出现密集的闪光感,“就像有人在眼前不断炸开闪光灯”。更令人不安的是,右眼视野中出现固定阴影。虽然次日早晨症状暂时缓解,但谨慎的秦女士还是选择立即就医。


岳阳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病科主任刘祥明教授介绍,经超广角欧堡眼底照相、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精密检查,发现秦女士右眼视网膜存在变性灶伴局部浅脱离,左眼则有细小裂孔。刘祥明教授强调:“若再晚一步就医,可能就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医院随即为秦女士实施了双眼视网膜激光光凝术。通过激光在裂孔周围制造微小“焊接点”,形成瘢痕组织封闭裂孔。术后复查显示,秦女士双眼裂孔已完全闭合,视力未受明显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秦女士右眼近视325度,左眼525度,属于中低度近视。刘祥明教授解释:“很多人误以为只有高度近视才会出现视网膜问题,其实中低度近视同样存在风险。”近视患者的眼球被拉长,视网膜随之变薄,容易出现裂孔。数据显示,近视每增加300度,视网膜裂孔风险较正常人高出10倍。


秦女士作为教师,日均用眼时长超10小时,长期紧盯电子屏幕的习惯加剧了视网膜的负担。刘祥明教授指出,频繁转动眼球浏览屏幕会加剧视网膜牵拉,而电子屏幕发出的蓝光也可能加速视网膜细胞老化。


刘祥明教授提醒,视网膜裂孔的早期信号往往容易被忽视。除闪光感、视野缺损外,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飞蚊”突然增多或固定黑影。更具迷惑性的是,有些症状会在平卧后暂时缓解,导致误以为“病情好转”而延误治疗。

 


刘祥明教授强调:“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必须在24小时内就医。”视网膜裂孔的治疗黄金期极短,及时激光手术效果良好,若拖延至视网膜脱离,手术难度和视力恢复都会大受影响。


对于近视人群的日常防护,专家建议:

中低度近视者每年进行一次散瞳眼底检查

高度近视者(600度以上)每半年检查一次

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电子设备

每用眼40分钟休息5-10分钟

秦女士的经历为所有人敲响警钟:视力的“无声杀手”可能潜伏在每一次过度用眼的瞬间。关注眼底健康,及时捕捉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才能守住清晰视界。


岳阳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
编审:易潺 张灵均
版权声明:
凡本平台注明“记者:XXX”的所有作品,均为本平台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平台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平台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岳阳广电全媒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平台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平台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发布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李菡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