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 湛伟 胡之淼 实习生 彭天润 通讯员 黄应飞)近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进疆女兵风采展”在岳阳市博物馆开展,97件文物和300余张图片,再现了上世纪50年代八千湘女支援边疆建设的历史画卷,这场由岳阳与新疆军垦博物馆联办的展览,开展3天参观量破万。
展览以“寥廓他乡月 非凡一朵莲”“寒瓣风雪里 风骨何须怜”“千里良缘合 丹心许兵团”三个篇章,串联起进疆女兵们的故事。20世纪50年代初,为国家建设与巩固边疆,中央决定大规模征招女性进疆,湖南率先响应,“八千湘女”首批入疆。展厅内,一张泛黄的1952年入伍照里,18岁的湖南姑娘叶南恩扎着麻花辫,肩挎印有“为人民服务”的医疗包,骑着白马,背后是茫茫戈壁。
八千湘女后人 刘生康:这一张就是我的母亲进疆以后,她成为医务人员,不管是冰天雪地或者深更半夜,她都要去出诊,当时汽车是不容易,很少,就是骑着马,从这个上面,看到我母亲当年的这种英姿飒爽。实际上这里面有很多(优秀的前辈)有的是优秀的拖拉机手,优秀的这个卫生员。
湘女们以柔弱双肩,在荒原上亲手垒起家园,她们在新疆组建家庭,将血脉之根深植于此,更有许多人将年迈父母与年幼弟妹接至新疆,一家人汇入屯垦戍边洪流,如胡杨般在风沙中扎下深根,在荒原缔造家园,将楚水乡音化为天山脚下的麦浪与棉海。
四川游客 宋伟琼:他们脸上洋溢着那种朝气蓬勃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们希望我们的两个小朋友,他们也能够从这八千湘女身上学到学习到一种坚持不懈积极向上的奋斗和拼搏的精神。
八千湘女后人 刘生康:感谢我们这个主办者,新疆军垦博物馆和我们岳阳市博物馆,把这个展览,留在了岳阳,让我们的这个所有的观众对八千湘女在新疆工作的那段历史有所了解,而且能够传承他们这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