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纯一:塞肠回腹,流尽忠血 |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5-08-08 09:16:58

(文案 李毅 海报设计 陈琮元)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毅

7月28日下午,邵阳市新宁县黄龙镇黄龙村周华山,雨后的阳光格外强烈,8岁的李铭浩学着外公陈建英的样子,用力拔除一处墓地的杂草。

陈建英轻抚墓碑,上书:“陈公纯一烈士之墓”。他想起自己小时侯,父亲总带他来扫墓,还会说起叔爷爷陈纯一生前的故事,那些震撼心灵的故事,铭刻在他脑海,如今,也会说给小外孙听。

少年凌云志,戎马报国始。陈纯一的戎马生涯,从他22岁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骑兵科开始。国民革命军东征陈炯明、北伐吴佩孚,陈纯一屡立战功,参战5年,晋升中校团长。

1932年,淞沪会战,陈纯一所在的第5军,在张治中指挥下驰援蒋光鼐、蔡廷锴第19路军,全军写下誓词“不灭倭寇、誓不生还”。

在上海江湾、庙行一带,日军为切断第5军与第19路军联系,投入重兵,在飞机大炮轮番轰炸下进攻,陈纯一和战友们浴血奋战三天三夜,歼灭日军3000多人,取得庙行大捷。持续36天的淞沪抗战,中国守军以血肉之躯阻挡装备精良的侵华日军,打破其“一个月内占领上海”的狂妄企图。

1937年8月,南口战役,第13军正面御敌,此时担任第13军第4师第23骑兵团团长的陈纯一,率团防守右翼。陈纯一用兵奇巧,曾以诱敌之计,全歼日寇一个中队。此役异常惨烈,守军以步枪、手榴弹、大刀,一次次打退敌人进攻,陈纯一在激战中被流弹穿过右膝盖骨重伤。南口战役痛击日寇,打乱其作战计划,使“三月亡华”的神话破灭。

“国难当头之际,吾人出力之时。此去前方,当固守国土,虽马革裹尸,亦所愿也。”这是陈纯一给妻子何努平的最后一封信。“马革裹尸”,一语成谶。

1938年3月16日,台儿庄战役打响,台儿庄西北重镇峄县,陈纯一第23团奉命在此镇守。日寇来势汹汹,投入精锐5000余人,配备一个山炮中队、一个野炮中队、一个轻装甲车中队。第一天,日军就用排炮狂轰,把峄县城墙轰塌多处。陈纯一指挥部队埋伏隐蔽,机枪封锁各城墙缺口。当敌人逼近阵地后,突然开火反击……

血战第三天,双方伤亡惨重,第23团4名营长牺牲了两名,陈纯一为激励战士,登上城墙指挥。下午时分,一颗炮弹在离陈纯一不远处爆炸,弹片使他胸腹多处受伤,肠子从腹腔流出!他用手将肠子塞回腹内,卫生员用绷带帮他缠住腹部,他拒绝下阵地仍继续指挥,直至大失血昏倒。警卫员将陈纯一背离火线,护送至医院抢救时,发现其已因失血过多牺牲。

立志出乡关,马革裹尸还。35岁的陈纯一流尽忠血,以身报国,他的遗体被送回新宁县老家,由妻子何努平主持安葬。

陈纯一无嗣,侄子陈鸿祥一直负责为叔叔扫墓,后来,陈鸿祥又把任务交给了儿子陈建英。2021年,陈纯一烈士墓被列入新宁县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点名单。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责任编辑:王炫懿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