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命悬一线”到“重启人生”——脑室出血患者的康复纪实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5-08-07 16:01:39

6月19日,岳阳市人民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收治了一位特殊的患者。这位患者在经历脑室出血手术后,又接连遭遇肺部感染、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支气管哮喘等多重并发症,生命危在旦夕。一场与死神的赛跑就此展开。

     患者转入时处于昏睡状态,依靠气管切开和有创呼吸机维持生命。由于患者脑出血后基础疾病较多,病情极为凶险,存在再出血、呼吸衰竭、脑血管意外、血栓形成等多重风险。以林春龙主任为首的医疗团队立即启动MDT多学科协作机制,神经外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制定救治方案。


     然而病情仍在恶化。6月27日MRA检查显示:双侧枕叶、左侧小脑半球、右侧顶叶多发弥散受限,考虑为缺血 / 缺氧性急性脑梗塞。患者在脑出血后再发脑梗死,病情雪上加霜,RICU 全体医护人员时刻紧绷神经,一方面积极与家属沟通病情进展,另一方面日夜坚守在患者床边,多次组织全院多学科会诊,不断调整优化治疗方案。家属的焦虑与期盼,医护人员的坚守与专业,在这个特殊的病房里交织成一曲生命的交响乐。


      终于,治疗迎来转机。7月3日,患者呼之能醒,可配合完成睁眼、摇头等简单指令动作,生命体征逐渐稳定。医疗团队抓住这个宝贵时机,在7月5日立即启动康复治疗。康复科双振宇主任团队为患者量身定制了包含体位管理、吞咽训练、运动疗法和针灸治疗的综合方案。每一个康复动作,每一次功能训练,都凝聚着医护人员的专业与耐心。


      接下来的日子里,患者的康复进程令人振奋:7月11日成功脱离呼吸机,复查各项指标显著改善,生命体征平稳,四肢肌力也明显提升;7月14日开始间断试行气管导管堵管,更换为金属气管切开导管后,患者可自主发音,实现正常交流,神志完全清醒;7月26日拔除气管导管,改为持续经鼻吸氧,呼吸平稳,生命体征稳定,自主咳嗽咳痰能力良好;7月29日康复出院。

     这例成功救治案例展现了现代医学的力量。多学科协作的救治模式打破了传统科室间的壁垒,早期康复介入的理念改变了"先救命后康复"的传统思维,医护团队永不放弃的信念更是战胜病魔的关键。从重症监护到康复训练,从命悬一线到重获新生,这不仅是一次医疗技术的胜利,更是对生命尊严的最好诠释。


     当患者最终康复出院时,医护人员说的那句话令人动容:"临床赋予患者生命,康复赋予生命以价值。"这例患者的成功救治,不仅为类似重症患者的治疗积累了宝贵经验,更让我们看到了医者仁心的力量,以及生命本身的顽强与美好。



来源:岳阳市人民医院

责任编辑:周冰冰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