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强直患者重见光明:一场与体位 “较劲” 的白内障手术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5-07-22 10:45:38

岳阳广电全媒体7月22日讯(通讯员/余倩)“能看清墙上的字了!”76岁的齐老在岳阳爱尔眼科医院揭开纱布的瞬间,声音里难掩激动。这位被强直性脊柱炎禁锢在轮椅上两年的老人,终于通过一场高难度白内障手术,重新找回了清晰的世界。


 

(图一:齐老与毛安真院长及医护团队合影)

 

双重困境:“强直”+白内障


家住岳阳楼区的齐老,两年前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的僵硬畸形让他从拄拐行走逐渐退守到轮椅,而更沉重的打击来自视力的急剧衰退。“右眼早就看不清了,左眼这两年也越来越模糊,连吃饭夹菜都费劲。”老人回忆道。

 

 

(图二:毛安真院长为齐老进行检查中)


门诊检查结果显示,齐老左眼患有过熟期白内障,晶状体核坚硬如石,右眼则因视神经萎缩近乎失明。“过熟期白内障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不仅会导致视力骤降,还可能引发葡萄膜炎、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 爱尔眼科岳阳地区总院长毛安真解释道。更棘手的是,强直性脊柱炎导致的躯体强直,让他连基本的平躺都无法实现 —— 这恰恰是白内障手术最基础的体位要求。


极限操作:多人托举的手术台奇迹


“普通白内障手术10分钟就能完成,但齐老的情况需要整个团队重新设计流程。”毛安真院长的术前评估会上,医护团队面临三重挑战:体位固定、硬核白内障处理、并发症预防。


 

(图三:手术前医护人员协同搀扶齐老上手术台)


手术当天,三名护士先将厚厚的软垫堆叠在手术床尾,形成特殊的支撑斜面,小心翼翼地将齐老的双腿架在上面,勉强实现近似平躺的体位。术中,两位护士全程保持半蹲姿势,分别扶住患者的肩部和腰部,确保头部纹丝不动。“就像在晃动的船上绣花,任何微小的位移都可能损伤角膜内皮。”参与手术的护士描述道。


 

(图四:毛安真院长成功为齐老完成左眼白内障手术)


毛安真院长则专注应对过熟期白内障的 “硬核” 挑战:通过微小切口将超声乳化探头精准送入眼内,以低于常规参数的能量逐步消融坚硬的晶状体核,同时实时监测眼压变化,避免玻璃体脱出。整个过程比常规手术耗时增加了近三倍。


重获光明:技术与仁心的双向奔赴


术后第一天拆纱布时,当齐老清晰报出视力表上0.25的视标时,病房里响起了掌声。这个数字对常人或许微不足道,但对曾只能看见眼前模糊人影的老人而言,意味着能独立吃饭、看清家人的面容、甚至在轮椅上欣赏窗外的绿意。

 

 

(图五:术后第一天毛安真院长叮嘱齐老及家属注意事项)


“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既尊重疾病的特殊性,又不放弃技术的可能性。” 毛安真院长强调,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并非白内障手术的禁忌症,只要做好充分的术前评估和团队协作,同样能获得良好预后。据岳阳爱尔眼科医院数据显示,近三年已为23名特殊体位患者成功实施白内障手术,年龄最大的105岁,最小的仅38岁。


如今,齐老每天都会坐在窗边晒太阳,看着楼下穿梭的人群。这场跨越体位障碍的手术,不仅让他重见光明,更让他重拾对生活的期待。正如老人所说:“眼睛亮了,日子也就有了盼头。”



岳阳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
编审:易潺 张灵均
版权声明:
凡本平台注明“记者:XXX”的所有作品,均为本平台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平台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平台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岳阳广电全媒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平台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平台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发布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责任编辑:何文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