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 李名虎 彭杨 临湘融媒 岳阳县融媒)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岳阳市是全国粮食主产区,进入7月以来,全市235万亩早稻由南向北正式进入开镰收割期,各农企、农户纷纷抢抓农时,组织农机进行收割,田间地头呈现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在临湘市聂市镇召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在金黄的稻田里响起,召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拉开了早稻收割的序幕。今年,临湘市召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全程机械化作业优势,并选用了生长期较短、产量高、圆粒型的品种,同时在时间搭配上提高晚稻产量和米质,以单产提升创造整体效益。而在烘干车间内,6组智能烘干机火力全开,通过精准调控温度、湿度等参数,对刚收获的稻谷进行烘干处理。
临湘市召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张兵驹:每一组的容量是30吨,一天可烘干约400亩大田的谷子,我们现在的烘干机全部采用的是数字智能控制,这样提升了稻谷的烘干质量,确保粮食安全。
在岳阳县筻口镇省级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金灿灿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今年,示范片选取了500亩高产实验田采用新型生物降解膜覆盖技术,这层地膜不仅能保水、保温、保肥,还能抑制杂草生长。收割后地膜随翻耕入土,在微生物作用下可完全降解,实现环保与增产双赢。来自岳阳市的农技专家严格按照测产规程,随机选取三块田块进行测量。经过收割后迅速完成脱粒、称重等工序,通过专业测算与水分折算,测算出该示范片平均亩产1104斤。
岳阳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 周华玲: 整个实验(田)这一块 成熟期比普通的田要早个两三天 第二个它的谷物的饱满度 比普通的田要饱满一些 (单产)应该是比普通的田要高10%左右
今年,通过推广科学的水肥管理技术和绿色防控措施,当地水稻结实率明显提高,穗粒数普遍增加。像董敏芳这样的种粮大户,不仅尝到了新技术的甜头,还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精准把控每个生产环节,为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岳阳县筻口镇种粮大户 董敏芳: 你看一下我们这一串稻穗 我数了一下 粒数应该是在150粒以上了 一般的情况下都在140粒左右 最好的达到了近170粒
今年以来,岳阳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粮食生产的决策部署,通过科技创新、机制改革、服务优化等举措,全力打好粮食生产“主动仗”。预计今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728.5万亩、总产量304.6万吨。目前,早稻进入全面成熟的收割阶段,岳阳各地全面抢收早稻,确保稻谷及时入库,颗粒归仓。今年全市早稻面积达到235万亩,预计下周可全面完成收割。
岳阳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 周华玲: 今年通过我们“六增两控”的措施采用 加上老天帮忙 可以说今年全市的早稻丰收成了定局 并且今年的单产和总产 有望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