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来袭
儿童由于体温调节能力较弱
更容易发生中暑
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如何让孩子远离中暑危险
儿科医生来支招!

为什么儿童更容易中暑?
1. 体温调节能力弱: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
2. 产热多、散热慢:儿童新陈代谢快,产热多,但汗腺数量少且功能不完善,依赖体表散热的效果有限。
3. 体表面积比例大:儿童体表面积更大,高温环境下吸热快,容易导致体温快速升高。
4. 表达能力受限:婴幼儿无法准确表达不适,家长可能难以及时发现中暑征兆。
儿童中暑的表现
中暑可分为三个阶段,需警惕以下症状:
1. 先兆中暑:
体温正常或略升高(<38℃);
头晕、口渴、多汗、乏力、烦躁或精神萎靡。
2. 轻度中暑:
体温升至38~40℃;
皮肤发红、干燥或湿冷,呼吸和脉搏加快;
恶心、呕吐、头痛,可能出现脱水症状(如眼窝凹陷、尿量减少)。
3. 重度中暑(热射病):
体温≥40℃,皮肤灼热无汗;
意识障碍(昏迷、抽搐、谵妄);
多器官功能损害(如呼吸急促、血压下降、肌肉痉挛)。

孩子中暑了怎么办?
中暑急救需遵循“一转、二降、三补、四送”原则:
1. 转移:
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儿童转移至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
2. 降温:
脱去多余衣物,用温水擦拭全身(重点部位:颈部、腋下、腹股沟);
可用风扇或空调辅助散热,但避免直吹;
禁止使用冰水或冰块,以免血管收缩阻碍散热。
3. 补液:
意识清醒者可少量多次饮用常温电解质溶液或淡盐水;
呕吐者暂禁食水,需静脉补液治疗。
4. 送医:
重度中暑或症状未缓解者,立即拨打120并持续降温直至送达医院。

如何预防儿童中暑?
1. 合理安排户外活动:
选择清晨或傍晚外出活动 避免在10:00-16:00高温时段外出;
婴儿推车需远离地面热辐射,避免密闭空间(如车内)。
2. 科学补液与饮食:
每30-60分钟补充一次水分,优先选择白开水或含电解质的饮品;
饮食清淡,适当吃西瓜、绿豆汤等清热食物,避免高糖饮料或者冰水。
3. 衣物与环境管理:
选择浅色、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及时更换汗湿衣服;
室内保持通风,空调温度设定在26~28℃,避免骤冷骤热。
4. 特殊人群防护:
肥胖、慢性病患儿需加强监测;
避免过度包裹婴儿,警惕“捂热综合征”。
预防胜于救治!高温时节,家长务必提高警惕,帮助孩子安全度过炎炎夏日。
线上咨询扫码添加




免责声明:本文仅做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于正规医院就诊,谨遵医嘱。其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
来源:岳阳市妇幼保健院急诊/儿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