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头痛……专家呼吁警惕“脑结核”早期信号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5-07-10 09:24:20

胡言乱语,发热、头痛……

当这些莫名症状突然出现,

你会不会认为是感冒、发烧?

真相却是致命的‘脑结核’作祟!


近日,岳阳市中医医院接连成功救治两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颅内高压、意识障碍患者。两例患者病情都极为凶险,颅内高压症状明显,伴有严重的意识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给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脑结核.png

图源 网络


01
患者黄先生,57岁,因“间断发热8天,头疼5天”家人将他送入市中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入院后患者意识障碍逐渐加重,出现意识不清、神志昏迷。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颈项强直明显,病理征阳性。腰椎穿刺显示:脑脊液压力显著升高,外观微黄浑浊,白细胞计数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含量异常增高,糖和氯化物降低。结合既往外院既往诊断粟粒型肺结核,抗结核+治疗1月余后自行停药及脑脊液结核DNA(+),最终确诊为重症结核性脑炎合并颅内高压、意识障碍。



02
患者熊先生,41岁,因“发热1周,头疼5天”,入院后患者意识障碍逐渐加重,认知功能障碍,逐渐出现意识不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9分,颈项强直明显,病理征阳性。腰椎穿刺显示:脑脊液压力显著升高,外观微黄浑浊,白细胞计数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含量异常增高,糖和氯化物降低。肺部CT高度考虑肺结核可能,完善纤支镜肺泡灌洗及脑脊液结核DNA(+),最终确诊为重症结核性脑炎合并颅内高压、意识障碍。


岳阳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学科、重症医学科等专家团队进行联合会诊,制定了精准周密的治疗方案。立即启动标准四联抗结核药物组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莫西沙星)并加用利奈唑胺,根据患者肝肾功能和药物浓度精细调整剂量,确保药物在脑脊液中达到有效浓度,直击病原体。同时,采取阶梯式脱水降颅压(甘露醇),并放置腰大池引流管进行颅内压监测和引流,通过此管鞘内注射抗结核药和激素(异烟肼、地塞米松),精准控制颅高压。在强有力抗结核治疗覆盖下,适量应用地塞米松,减轻脑膜炎症反应和水肿,降低颅高压及粘连风险。重症医学科内,提供全面的生命支持,适当镇静减少谵妄不适、维持呼吸循环稳定、保证氧气供应,并通过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纠正低蛋白血症,同时严密预防肺部感染、血栓等并发症。在患者意识状态稍改善后,增加了康复治疗,包括中医针灸、肢体功能训练和认知训练等,多管齐下刺激神经功能恢复。


icu.jpg


在治疗过程中,重症医学科主任蒋进带领团队医护人员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慰和鼓励。经过两周的精心治疗,两例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意识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得到明显改善,最终成功脱离生命危险,从ICU转至呼吸与危重症学科普通病房进一步巩固治疗。


icu3.jpg


蒋进主任提醒,结核性脑炎的早期信号普遍为持续、进行性加重的头痛(常超过1周);不明原因的发热(多为低、中度热);反复呕吐(多为喷射性);精神萎靡、嗜睡或性格改变;颈部僵硬感、活动受限(颈项强直);出现视力模糊、复视等颅神经损害症状。如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有结核病史或接触过该类患者,务必重视,尽早前往正规医疗机构神经内科或感染科就诊。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是改善预后、降低致死致残率的关键!


-End-



来源:岳阳市中医医院

责任编辑:彭旭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