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讯(湘阴融媒 张千帆 李阳)6月27 号上午11点,满载砂石的万吨货轮“弘洋2168”从湖南虞公港码头缓缓发航,驶向长江下游。“弘洋2168”离港,标志着虞公港首次完成万吨级船舶靠泊作业,为实现砂石矿石双向对流及通江达海功能奠定坚守基础。
虞公港码头上,一艘满载洞庭湖建筑用砂的自卸驳正通过皮带轮将砂石以水水过驳作业方式转运至“弘洋2168”货轮上,这艘货船之前装满的万吨进口铁矿石已经过港口自动化卸船机从船舱直送入库,再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完成装车转运。这种江海双向对流模式使港口货物周转效率提升35%,单位物流成本下降20%,形成“矿石入湘、砂石出湖”的资源循环网络。
岳阳海川达建材贸易有限公司销售经理 郑益:以前呢我们在岳阳,那个矿石要周转两次,然后到这边,现在直接可以万吨的船直接靠码头,我们在运输费用总共这一块可以省到20%以上,时间上面也更快,这个船在这边空仓之后我们有本地的沙石可以直接带回江苏,上海,在船运费这一块成本也降低了。
此次“弘洋2168”的首泊,进一步凸显了虞公港将长江“黄金水道”向湖南内陆延伸近100公里的战略价值。长株潭地区货物经此发航,可直抵长三角等下江区域,较原公路转海运模式,物流时间可缩短2-3天。据测算,虞公港一期工程铁路专用线通车后,腹地钢贸企业每吨货物物流成本可降低15%以上,按年吞吐量990万吨计算,年节约区域物流成本3000多万元。
湖南省虞公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副总经理 涂婧:接下来我们将加速二期4个泊位建设,2029 年实现 1800万吨年通过能力。同步推进智能化调度系统升级,协同推进虞公大道、临江大道以及虞公港产业园的建设,深化“江海协同”模式,让长株潭企业享受“船到即卸、货离即发”的高效服务,把虞公港建成长株潭连接长江经济带的核心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