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 李名虎)办一次会、兴一座城。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今天正式开幕,作为承办大会的东道主,岳阳市坚持节俭办会,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市场化办会的原则,全力算好民生账和经济账。
乘着旅游发展大会的东风,岳阳市中心城区加速推进城市有机更新,通过盘活闲置老厂房、老旧房屋等资源,"腾笼换鸟"、构建“老记忆+新体验”的文旅空间,保留城市历史肌理,培育文旅新业态,为旅发大会打造出独具岳阳特色的文旅新名片。位于洞庭湖畔、岳阳楼区七里山社区的洞庭氮肥厂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曾为岳阳工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2023年,这座承载着城市工业记忆的老厂停产后启动生态修复,巧妙保留好加油槽、储罐、吊架等工业设施和历史痕迹,融入涂鸦艺术与文化元素,将旧厂区转化为文旅资源,打造出集“工业记忆”与“生态景观”于一体的文旅新地标,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兼具怀旧与时尚的休闲空间。
岳阳楼区居民 杨岳娥:既保留了一些老建筑,也留住了我们的奋斗记忆,虽然现在退休了,但是每天都会忍不住过来走走玩玩,心情都会变得很好。
游客 汪旭霞:这里特别震撼。在这里既能了解城市工业的发展变迁更吸引了我们来拍照,打卡留些纪念,体验感很好。
岳阳楼区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根据“传承历史记忆 焕发街区活力”的设计理念,整合了100多栋、超50000平方米的老旧房屋和店铺,通过创造公共空间、讲述历史和文化故事、提升艺术文化特质、增加探索路径等方式,实现社交、文化、商业多元深度融合,吸引众多商家入驻。创业青年陈芳投资了200万元,租用了一栋1000多平方米的老房屋,改造成年轻人喜爱的休闲空间。
岳阳楼区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创业青年 陈芳:岳阳市城市更新升级,打造新的文旅IP,我们想借助这波东风,吸引人流转化为经济价值。五一期间,游客日益增多,我们重点推出岳阳本地特色小说、烧烤和茶文化,希望向全国各地游客推介岳阳,让大家想来岳阳,爱上岳阳。
位于岳阳市中心城区的洞庭渔歌小镇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成为市民和游客们的新晋网红打卡地和岳阳文旅新地标。小镇前身曾是退捕渔民村落,经老旧小区改造、黑臭水体整治、城市更新等项目实施后改造而成的特色小镇焕然一新,全镇都是白墙黛瓦、绿树鲜花环绕,外墙上绘着生动的渔家生活场景,各处都摆放着充满渔乡风情的装饰。
岳阳楼区洞庭渔歌小镇居民 郭岳阶:以前是稀破烂破的,现在环境都搞好了,我已经是60多岁的人了,没看到过这么好的环境,现在看到了。
今年旅发大会期间,小镇还创新引入“城市更新+文旅升级”理念,结合渔家文化特色,策划组织渔歌文创周、烤神大赛、露营烧烤电音狂欢夜、全国渔歌展演等系列活动;推动文创街区从空间租赁向价值共创升级,预计5年内带动就业5000人以上,实现综合经济效益超3亿元,成为岳阳文旅产业的新增长极。
岳阳楼区洞庭渔歌小镇居民 罗辉:我们世代生活在这里,以前是渔民,现在小镇成了景区,我自愿当起特色鱼丸的推荐官,免费邀请游客市民品尝本地特色美食,不仅希望大家因为这里的美食来小镇游玩,也希望这里越来越好。
今年来,岳阳市以承办省旅发大会为契机,扎实开展市中心城区城市管理设施提质“六大行动”,重点对城区20条主要道路、背街小巷和“一湖两岸”沿线周边风貌进行提质改造,一批“老破小”区域得到根本整治。精心打造4个夜市街区、6条特色街巷、3个特色街区,燃旺城市烟火气,增强市民参与感、获得感。与此同时,积极创建一批高等级景区、旅游饭店、旅游度假区、工业旅游示范点等,全面提升文旅要素“含金量”。同步开展“游客满意在湖南”专项行动和文旅领域顽瘴痼疾综合治理,切实提升游客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