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时间:2025年5月24日 20:08
活动地点:岳阳文化艺术会展中心大剧场
这是中国首部古琴和交响乐套曲,定题为《洞庭春色赋》,本次音乐会为该作品的世界首演。
本次创作探索,是卢新元导演向王均豪先生提出的策划创意,邀请赵家珍教授担任艺术总监,卢新元博士担任文学统筹,刘灏教授担任音乐总监并参与作曲,曲艺教授担任作曲统筹,联合上海音乐学院和国内10位作曲家共同创作,是众多音乐大师精心雕琢之作,一套十章节。
古琴演奏邀请了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家珍,2008奥运会开幕式琴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陈雷激,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赵晓霞领衔主演,近年来在重要舞台上展演新作品颇多的王悠荻、李令晨、艾鹏飞、孙昊鹏、吴雪盟、戴一生、巩潇宁经过一个月的排练,将倾力出演。
此次交响乐部分的演出由实力雄厚的长沙交响乐团倾情演绎,该团在全国有较高的创作水平,国际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先生受聘为乐团终身荣誉艺术总监,其多部世界巡演作品就是由长沙交响乐团完成。
本作品将以独特视角和创新手法,将古琴的清幽古朴与交响乐的磅礴大气进行融合。本曲以苏东坡《洞庭春色赋》为文学背景,以历史文化、人生哲学和自然风光为创作蓝本,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在诉说中国文化的魅力、讲好中国故事,带您领略从古老岁月流传至今的中国哲学底蕴和天地大美。
《洞庭春色赋》原文
苏 轼
吾闻橘中之乐,不减商山。岂霜馀之不食,而四老人者游戏于其间。悟此世之泡幻,藏千里于一班。
举枣叶之有馀,纳芥子其何艰,宜贤王之达观,寄逸想于人寰。袅袅兮春风,泛天宇兮清闲。吹洞庭之白浪,涨北渚之苍湾。携佳人而往游,勤雾鬓与风鬟,命黄头之千奴,卷震泽而与俱还。
糅以二米之禾,藉以三脊之菅。忽云烝而冰解,旋珠零而涕潸。翠勺银罂,紫络青伦,随属车之鸱夷,款木门之铜镮。
分帝觞之馀沥,幸公子之破悭。我洗盏而起尝,散腰足之痹顽。尽三江于一吸,吞鱼龙之神奸,醉梦纷纭,始如髦蛮。
鼓包山之桂楫,扣林屋之琼关。卧松风之瑟缩,揭春溜之淙潺,追范蠡于渺茫,吊夫差之惸鳏。
属此觞于西子,洗亡国之愁颜。惊罗袜之尘飞,失舞袖之弓弯。觉而赋之,以授公子曰:乌乎噫嘻:吾言夸矣:公子其为我删之。
一、书法价值

苏东坡的《洞庭春色赋》具有多方面的书法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此作艺术风格独特,用墨丰腴厚重。作品极少出现枯笔、飞白,墨色浓郁,笔画饱满,如“携佳人而往游,勤雾鬓与风鬟”等字,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呈现出厚实、凝重的质感。
结字扁平独特。打破传统方正、圆润的审美观念,字体多呈扁平状,却不失端庄,如“吾闻橘中之乐,不减商山”等字,别具一格,为书法艺术注入新活力。
笔画轻重有致。横画纤细轻盈,竖画粗壮有力,使字体结构更稳定,给人雄浑、有力之感。同时,字与字之间用笔一轻一重,字体一大一小错落分布,富有韵律感。
体现“尚意”书风。苏轼提出“我书意造本无法”,推崇自然素淡、浑然天成的美感,强调“意”是书法灵魂。《洞庭春色赋》收放自由,节奏感强,不拘泥于传统法度,是“尚意”书风的典型代表,为后世书法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展现成熟技法。此作是苏轼晚年所作,笔墨更为老健,笔法精湛,将侧锋、中锋等多种笔法融合运用,线条富有变化,如“翠勺银罂,紫络青伦”等字,笔画的提按、转折自然流畅,体现了苏轼高超的书法技艺。
具有重要历史地位,是北宋书法代表。《洞庭春色赋》与蔡襄、黄庭坚、米芾等书法家的作品共同展现了北宋书法的繁荣景象,是北宋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反映了当时的书法审美和艺术追求。
承载文化内涵。苏轼将文学才华与书法艺术完美结合,赋文内容豪放畅达、想象丰富,与书法的艺术风格相得益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哲学思想和文化精神,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此作品是后世学习典范,自诞生以来,受到元明清三朝的八位文人及乾隆皇帝等众多文人墨客的赞赏和题跋,被刻入《秋碧堂帖》《敬一堂帖》《三希堂帖》等丛帖中,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后世学习书法的重要典范。
二、文学价值

苏轼的《洞庭春色赋》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主题深刻有韵味。表达人生哲思:表面上是对洞庭春色这种酒的赞美与陶醉,但实则借酒抒怀,蕴含着苏轼对人生的思考与旷达态度。如“宜贤王之达观,寄逸想于人寰”,借贤王之达观表达自己应超脱尘世、豁达面对人生的观点,展现出他在逆境中寻求精神寄托与解脱的智慧。
富含文化底蕴。赋中多处引用历史典故,如“命黄头之千奴,卷震泽而与俱还”,黄头千奴指的是船夫,通过这样的典故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文化内涵更加深厚,体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素养。
艺术手法高超,想象奇特丰富。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对洞庭春色酒的酿造、功效等进行了奇幻的描写,如“吹万窍之号呼,阅二弦之凄悲。念兹酒之何负,故吾将痛饮而忘斯”,赋予了酒独特的生命力和情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的酒境之中。
描写细腻生动。对酒的色、香、味及饮酒后的感受等都进行了细腻描写,“玉蚁浮浮,吹入征鸿。洞庭春色,生我杯中”,将酒液的形态、色泽描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酒的美妙。
语言灵动优美。运用了大量华丽而不失灵动的词汇,如“紫络青纶”“翠勺银罂”等,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具美感,体现了苏轼卓越的语言驾驭能力。
情感真挚动人。全赋情感表达真挚自然,从对酒的喜爱,到因酒引发的对人生的感慨,都毫无做作之感,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苏轼的内心世界,引起情感共鸣。
三、哲学价值

苏轼的《洞庭春色赋》蕴含着丰富的哲学价值,可从以下哲学层面进行分析:
天人合一思想。文中展现了苏轼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体现出“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他描写洞庭春色这一自然景象所酿之酒,将自然之物化为杯中佳酿,借酒抒情,如“携佳人而往游,勤雾鬓与风鬟。命黄头之千奴,卷震泽而与俱还”,表现出人对自然的欣赏、利用与融合,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人能从自然中获取灵感与慰藉,自然也因人类的情感与活动更具意义。
蕴含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苏轼借酒反思人生的苦乐、得失等问题。一方面,他在现实中遭遇诸多挫折困境,借酒排遣忧愁痛苦,“曾日饮之几何,觉天刑之可逃”,酒成为他暂时逃避现实痛苦的方式;另一方面,又从饮酒中获得精神愉悦与超脱,体会到人生的美好与价值,认识到苦乐相互依存、转化,以豁达态度看待人生起伏。
追求精神自由。赋中体现了苏轼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这与道家的自由观有相通之处。他饮酒后进入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状态,“宜贤王之达观,寄逸想于人寰”,借贤王之达观表达自己摆脱世俗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在精神世界中自由驰骋,超越现实的功名利禄与是非荣辱,达到一种逍遥自在的境界。这一点和庄子哲学思想很相近。
充满对生命的独特认知,从《洞庭春色赋》中能看出苏轼对生命有限性的清醒认识以及对生命价值的独特追求。他借酒来充实、丰富生命体验,以酒为媒介感受生活的美好与生命的意义,用艺术化的方式超越生命的有限,让有限的生命在精神创造与情感体验中获得无限的价值,使生命更具深度与广度。

登楼
作曲:李嘉
古琴演奏:陈雷激
男声朗诵:秦焰
古人登高望远,抒发文人情怀,此次创作以洞庭湖为背景,恰在古代名楼岳阳楼之畔。
远山
作曲:戴维一
古琴演奏:戴一生
薄雾轻笼,远山如墨染丹青。林泉间,隐有樵夫行迹,却不闻其声。山之静默,恰似岁月沉淀的智慧,让人于喧嚣尘世中寻得内心安宁。山之巍峨,恰似心结天地的高远,让人于高山之巅俯仰天地得内心空灵。以山水为友,与天地共情,方解文人雅士的旷达情怀。
水鸣
作曲:李姚远
古琴演奏:孙昊鹏
幽居山林,常闻水鸣。或潺潺于石间,似珠玉轻落;或滔滔于峡谷,如金鼓齐鸣。水之鸣声,是自然的诗韵,是岁月的回响。静听水鸣,尘世纷扰渐消,心随水流,澄澈而宁静。在这水的奏鸣中,体悟天地的浩渺,感受生命的律动。
湖天
作曲:薛蕙心
古琴演奏:吴雪盟
演唱:刘洋真理
独倚湖畔,抬眼望,湖天相接处,水色天光共融。粼粼波光,似碎金铺展;悠悠白云,于蓝天闲游。清风徐来,拂动衣袂。此时,尘世喧嚣皆远,心中满是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愿将这湖天之美,融入诗篇,长留心底。
酒意
作曲:黄文
古琴演奏:李令晨
扬琴演奏:李佳瑶
渔舟夜傍,灯火微微,摆一壶浊酒,独酌其间。酒意渐浓,醺然似梦。恍惚间,与太白对饮,同摩诘把盏。醉中,抛却尘世纷扰,任思绪纵横天地。这酒意,是文人挣脱束缚的快意,是对自由不羁的追逐,亦是对人生至情至性的坚守。
醉忘
作曲:李磊
古琴演奏:赵晓霞
或高朋满座,或对饮两三友人,酒入豪肠,酣畅淋漓间,醉意如潮涌来,暂抛案牍劳形,忘却世途坎坷,只觉天地广阔,我心逍遥。在这醉境之中,往昔的壮志未酬、人际纷扰皆如烟云飘散。此刻,唯存一腔豪情,与诸君同享快意人生。
忧思
作曲:孙昊瀚
古琴演奏:巩潇宁
忧人,忧己,忧国,忧民,忧天下苍生,忧岁月更迭,忧历史轮回,看朝堂之上的纷争,听世间万民的疾苦,空有济世之才,却难挽狂澜。只愿清风能捎去这忧思,盼得天下安宁,百姓无忧。
神游
作曲:王樱洁
古琴演奏:王悠荻
竹笛演奏:杜威
演唱:谢琪
于小室闭目,神思飘游。随庄子梦蝶,悟物化之妙;伴列子御风,感逍遥之境。尘世樊笼难拘,身心挣脱束缚,与天地精神往来,同日月星辰共舞。在这无垠神游里,以慧眼看世界,抛却功名利禄,回归生命本真,寻得内心的至安至宁。
极乐
作曲:苏潇
古琴演奏:艾鹏飞
演唱:刘洋真理 谢琪 刘泱 邹瑜
邓婼喃 张慧颖 周诗嘉 龙湘琴
春日晴好,晨曦破雾,邀约三五知己,漫步山林,听鸟语,嗅花香,赏流泉击石,此为自然之乐。奔赴翠山秀水间。脚下小径蜿蜒,身旁繁花相送,清风温柔拂过,送来草木的清香。与山间放声长啸,仿古人放浪形骸,惊飞山林雀鸟。于山林间席地而坐,饮酒作对,看水波潋滟,日光跳跃。夜临,与挚友围坐,谈诗论道,弹琴饮酒。尘世纷扰皆抛,尽享这山水间的极乐时光。
旷达
作曲:刘灏
古琴演奏:赵家珍
琵琶演奏:李跞
于湖上泛舟,于山间漫步,文人士大夫看天地浩渺,脚下是蜿蜒古道,身旁有翠影摇曳。他于溪边静赏游鱼,于山头坐听松涛阵阵,心随飞鸟远翔,意与山川相融。尘世烦扰皆抛,身心仿若天地主宰,在这山水间,行神共畅,逍遥自乐,尽显旷达之怀。
赵家珍
艺术总监 参演艺术家
中国当代杰出古琴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会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上海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艺术委员会委员。
赵家珍自幼习琴,曾先后师从于古琴名家龚一先生,张子谦先生,吴景略先生,吴文光先生。
1986年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2018年荣膺第七届华乐论坛暨“新绎杯”杰出民乐演奏家称号,是迄今为止唯一问鼎该奖项的古琴演奏艺术家。
专辑《琴》荣获2019年美国独立音乐大奖;专辑《天地之音》荣获第三届唱工委音乐奖最佳民族演奏专辑大奖,是古琴演奏专辑首次问鼎该重量级音乐奖项。202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其颁发“世界文化榜样”荣誉称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大庆上,赵家珍代表中华传统文化杰出人物,携琴登上彩车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卢新元
文学统筹 导演
全国青联委员、常委,职业导演,书法家,古琴收藏家。现就职于均瑶健康集团。执导古琴演出15年,倡议古琴舞台化发展,建议用全新的舞台科技来服务古琴艺术。
刘灏
音乐总监
作曲家,音乐制作人,音乐理论研究者,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主任,人工智能音乐疗愈重点实验室主任。
刘清 主持人
一级演员,主持人,项目制作人,编导,长沙交响乐团副总经理,第十三届全国青联委员,湖南省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湖南工商大学特聘教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实践导师,湖南省演艺集团艺术专家委员会成员,省直民进文化支部副主委,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剧院运营管理人才,毕业于厦门大学。
策划、制作多个艺术品牌及项目。担任文学创意及主持的大型民族音乐会《潇湘水云》《长歌潇湘》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并入选文旅部主办的全国优秀民族乐团展演,
李嘉
博士,华人女作曲家协会理事,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致力于电子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创作以及音响意识的研究,其作品常结合音乐素材和电子媒介的处理,而产生独特效果。作为一名创作者,她的作品在国内外音乐节、展演、比赛中发表,主要包括女声与电子音乐《Yu—i—Ya》、古筝与电子音乐《粼动》、手风琴与电子音乐《一和》,室内乐《征途》、大型室内乐《城市节奏》、民族管弦乐《三国魂》等。作为一位学者,她的论文与著作也在国内外会议和出版物中发表,主要包括《电子音乐思维在声学媒介的实现初探》、《动态音响空间意识的研究》及专著《二十世纪音乐创作的同构思维》等。
戴维一
艺术学博士,副教授,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数字声音艺术教研室主任。2017年以来,参与创作了《镜子里的风景》、《栀子花开了》、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作品歌剧《贺绿汀》、大型跨界融合作品《笛韵天籁》、《东去西来》等多媒体音乐剧场作品;作品《Tick-Tock》、《听园》、《繁花》分别获得国家艺术基金小型作品创作资助。
李姚远
青年作曲。上海音乐学院2023级视唱练耳方向硕士研究生在读,导师为曲艺副教授。曾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上海音乐学院作曲专业,先后师从强巍昊副教授,叶国辉教授。作品曾获第四届鹂鸣春晓作曲比赛二等奖;上海市第九届“汇创青春”艺术类一等奖。参与音乐剧《伪装者》、庆祝建党百年电视剧《功勋》等音乐制作。作曲歌曲《风月同天》获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并在新华网、学习强国等平台推出;作品《初始的悸动》曾由上海爱乐乐团演出;2023年10月,赴武汉“中国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研讨会”视唱练耳音乐会展演。作品《色彩漫游》入选2025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北京)学术研讨会暨中青年作曲家交流会优秀视唱练耳作品。
薛蕙心
青年作曲家、音乐制作人,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人工智能博士(在读),师从作曲家刘灏教授。本科、硕士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作品曾在数十个国内外比赛中获奖,包括2024 OPUS ARTIS巴黎国际作曲比赛最高奖、2024声链国际电子音乐作曲比赛优秀奖(全球6名获奖者中唯一的中国获奖者)、2024杭州国际电子音乐作曲比赛第二名、塞尔维亚第九届斯梅德拉沃国际作曲比赛一等奖等,作品曾上演于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中国东盟音乐周、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杭州国际电子音乐节等。参与音乐创作项目二十余项,包括上海之春《江南十二景》沉浸式多媒体音乐剧场作曲、与中国美院合作的中国美协动画100项目作品《洛神赋》作曲、上戏大型原创舞剧《拜水都江堰》音乐设计、CCTV-15音乐频道风华国乐节目《国乐·少年》编曲、上海三林大型原创歌舞剧《爱在三林塘》音乐设计等。
黄文
青年作曲家、钢琴家。湖南大学作曲专任教师,湖南民族乐团驻团作曲,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副会长,长沙市音乐家协会音乐创作学会副会长,湖南省音乐家协会钢琴学会理事,历届北京现代音乐节组委会成员。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于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院长、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叶小钢教授,作品曾获中国香港第四届中国音乐钢琴作品比赛银奖,第二届中国 - 东盟音乐节作品比赛最高奖,2018年“琴台·敦煌杯”中国古琴艺术新作品比赛与展演银奖与最佳作品奖,2024年澳洲国际青年艺术节作品特等奖、2024年首届“新时代”中国合唱作品征集入围作品等各作曲荣誉与奖项。
其作品涉猎各音乐领域,国家艺术基金大型项目主创团队成员,发表与出版音乐作品、核心期刊与书籍十余部,为影视配乐,与国内外乐团合作受邀创作并成功在中、美、俄、瑞、澳、新等数国顺利进行作品演出,作为青年作曲家近年来音乐活动频繁,所创音乐作品和参与的演出近百场。
李磊
艺术学博士,青年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
他的作品广泛活跃于国内外重要艺术舞台,如国家大剧院、伦敦南岸中心(South Bank Center)、纽约National Sawdust剧场、中国台北两厅院音乐厅、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法国尼斯MANCA音乐节等。《醉莲赋》《绣赋》《对话2.0》《素描湘西》《姑苏画卷》《心心相融》等不同体裁的多部作品更是自首演来传播场次超过200场。其中,作品《心心相融(Heart to Heart)》作为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主题音乐作品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杭州亚运会官方联合推广。
他曾获文化部全国音乐作品评奖(文华奖)二等奖、上海市文艺创作优秀单项成果奖、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上海市晨光学者、中国当代歌曲创作精品工程优秀作品、刘天华奖比赛二等奖等重要荣誉与称号。
孙昊瀚
青年作曲。上海音乐学院在读作曲硕士(推免保送),师从作曲家陈牧声教授;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上海市奖学金获得者;「无边界」-大提琴与钢琴系列音乐会作曲、编曲、钢琴演奏。
室内乐作品《林·听》获第十届【百川奖】作曲比赛第一名,乐谱由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出版;古琴作品《响·象》获第三届“敦煌杯”古琴室内乐新作品终选魁元(一等奖),并收录于专辑《静听琴声——方静宇古琴演奏》;声乐作品《凤求凰》获上海音乐学院第三届【学院奖】作曲比赛第一名;钢琴独奏作品《天池·回响》获首届【黄自杯】国际中国钢琴作品作曲大奖赛二等奖,并由古典唱片公司NAXOS(拿索斯)发行,收录于专辑《中国印象》等。
合作乐团:上海歌剧院乐团、贵州交响乐团、九棵树国际爱乐乐团、大地之歌室内交响乐团等;合作著名指挥家:汤沐海、张国勇、高健等。
王樱洁
以校考双第一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2018级音乐工程系计算机音乐专业,研究生保研至上海音乐学院2022级音乐工程系电子音乐音乐设计专业,师从刘灏教授。参与众多艺术实践,如影视配乐、沉浸式剧目音乐制作等;参与上海博物馆古埃及文明大展音乐创作及双奥赛场水立方电影音乐作曲制作。
苏潇
博士,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东方英才”青年项目获得者,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创新团队成员。2014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并留校任教。曾获第八、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作品类)、“蓉城之秋”国际音乐季原创音乐作品奖等;作品入选过六项国家艺术基金和一项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项目,除此之外,他还获得中国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担任国家艺术基金、省艺术基金授课专家;担任音中奖、敦煌奖、全国高等音乐院校作曲比赛评委。
陈雷激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古琴家陈雷激以一曲《太古遗音》,奏出了中华千年之底蕴,为世界所瞩目。
陈雷激1967年出生于上海音乐世家,9岁开始习琴,12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古琴专业,师从古琴演奏家、教育家龚一先生。作为当代古琴艺术领军人物之一,陈雷激先后师从龚一、俞峰、赵季平三位乐坛巨匠,从本科、硕士到博士横跨古琴、指挥、作曲三大专业,期间又赴法国学习,跨越中西,兼收并蓄。
陈雷激的琴音出音刚劲、徽分精到,既豪放跌宕,又清丽委婉,龚一先生评价他为“古琴界不可多得的一位”。
现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
秦焰 朗诵
著名话剧影视表演艺术家.1979年入行,1991年凭《编辑部的故事》初登荧幕,后以《我爱我家》等剧奠定喜剧风格。近多年凭借《狂飙》《庆余年》等剧中的精彩表现持续活跃屏幕。
戴一生
青年古琴演奏家,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古琴专业教师;国际古琴学会理事;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保送硕士;教育部国家级重点培养项目“中央音乐学院拔尖创新人才”;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教师;乌克兰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外派教师。先后师从姚亮老师、陈雷激教授、赵晓霞教授。于北京、四川、深圳、浙江等地开办——戴一生古琴独奏音乐会反响热烈;曾多次与北京民族乐团、河南民族乐团、北京曲艺团、紫霞雅乐团于北京艺术中心、天桥艺术中心、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剧院、遵义大剧院、河南艺术中心合作参与多部作品;受邀参与《封神》、《伟大征程》、《合唱春晚》、《岁月回响——重阳诗会》、《古诗里的童年——六一晚会》等多部电影电视晚会录制;出版个人专辑《〈琴吟一生〉戴一生古琴独奏专辑》;发表论文《琴歌〈秋声赋〉打谱研究》。
孙昊鹏
青年琴家,虞山吴派琴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河北省古琴协会常务副会长,勾挑间古琴工作室主理人,古韵龙吟·铭鲲琴院主理人
2010年开始习琴,师从中国音乐学院黄梅副教授习琴至今,2014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古琴表演专业本科,2021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古琴表演专业硕士研究生,入选中国音乐学院首届“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举办“鹏游乐天——孙昊鹏古琴独奏音乐会”,“不止于琴”孙昊鹏古琴独奏音乐会,参与“琴会龙华”全国杰出青年古琴家音乐会,央视一套清明特别节目“古韵新声”《苏堤春晓》节目演出。获北京市国际民族器乐大赛综合类职业青年A组金奖,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这就是我们的旋律”-音乐之旅展演活动民族乐器弹拨组古琴专业“最佳表演”(最高奖)。
吴雪盟
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青年古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硕士。2003年启蒙于古琴演奏家、教育家杨青先生;2009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师从古琴演奏家陈雷激教授;2015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本科,师从古琴演奏家赵晓霞教授。2017年考取作曲第二专业,师从姚晨教授、田田副教授。2019年保送本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2017年获文化部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原文华奖)独奏类青年A组最高奖。
2017年获第二届“平湖杯”古琴艺术展演职业组金奖。
2016年获AACE纽约国际音乐大赛弹拨类专业A组金奖。
2024年随中国文联赴巴西、哥伦比亚演出"今日中国"艺术周——"金钟之星"中国作品音乐会;随中央音乐学院赴意大利、法国多地进行巡演交流;参演“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2019-2020年参演北京市艺术基金北京民族乐团大型民族管弦乐《新国门畅想》巡演,担任古琴独奏;参演国家艺术基金河南民族乐团民族交响音画《孙子兵法回响》巡演,担任古琴独奏;参演Air现代乐集作品展演音乐会,首演多部古琴新作品。
创作室内乐作品《清景》、《如日之夕》、《漏窗一痕》、《墨相》、《月映千山》、《万化》、古琴与管弦乐团作品《溪山无尽》等。
刘洋真理 声乐
二级演员,湖南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原长沙交响乐团歌剧中心副主任,曾受邀参加国际旅游节开幕式、中澳文化盛典、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开幕式、第37届上海之春国际艺术节、国家大剧院大型主题音乐会《小康之歌》、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歌剧《涯边》、《紫藤花》、《原野》及国家艺术基金重点资助项目音乐剧《袁隆平》中分别饰演女一号、入选国家艺术基金歌剧人才培养项目、湖湘青年艺术人才助力项目等。
李令晨
琴鹤斋古琴工作室主理人,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硕士,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自幼学习音乐,12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15岁获美国著名艺术高中Interlochen Arts Academy 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18岁以优异成绩毕业。2012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本科,2016年以优异成绩保送研究生部继续研习古琴演奏专业,2021年进入浙江大学哲学系攻读博士学位。2012年,获得在美国举办的“华音杯”国际民族器乐大赛的古琴青年专业组金奖。2015年,在韩国举办的中外民乐交流大会弹拨乐比赛中获得古琴青年专业组金奖。2017年,获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蜂鸟艺术节优秀指导教师奖。2020年,荣获第十二届华语金曲奖年度最佳跨界专辑。
李佳瑶 扬琴
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2014年成功举办个人扬琴独奏音乐会。2016至2020年,受聘于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担任扬琴老师。现任河北扬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亚洲扬琴协会会员,中国琴会会员。自2018年开始跟随李令晨老师学习古琴至今。
2024年5月参与春城之韵赵家珍师生古琴音乐会。2024年6月参与 琴鹤雅韵宁夏清音琴鹤斋全国巡演——银川站音乐会。2024年7月“丝路古韵·非遗传承”·2024首届广西古琴文化艺术节——中国古琴名家音乐会。2024年9月参与“梅涧鹤鸣”琴鹤斋全国巡演——梅州站音乐会。2025年1月参与“山水之间”琴鹤斋全国巡演——西安站音乐会。
赵晓霞
中央音乐学院古琴教授,丹麦皇家音乐学院访问学者,新加坡莱佛士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天津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国际古琴学会副会长,文化部“文华奖”优秀导师,中央音乐学院“BOB”优秀导师,非遗传承创新先锋模范人物,美国全球音乐奖金奖得主。9岁习琴师从川派琴家俞秦琴,1996年起师从古琴大师李祥霆教授至今。迄今为止唯一一位在亚残运会、APEC峰会、北京世园会等重大国事外交活动中为三十多国国家元首演奏的古琴家。作为独奏家登上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纽约林肯中心,悉尼歌剧院等世界顶级剧院弘扬中国古琴艺术。受邀与新西兰国家交响乐团、悉尼交响乐团、美国当代乐团等几十个国内外知名乐团合作。参与作曲家谭盾《武侠三部曲》、舞蹈家沈伟《诗忆东坡》全球巡演。录制出版《琴怀古今—赵晓霞古琴即兴集》、《神游引》等多张专辑。编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古琴卷》、《中国音乐轻松学—古琴》等。
巩潇宁
浙江音乐学院古琴表演硕士,现为上海市徐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先后师从刘赤城先生、丁承运教授、赵家珍教授、章怡雯副教授。曾获得第三届敦煌杯古琴室内乐新作品展演古琴演奏“魁元”称号,第五届“元白杯”全国古琴展演青年专业组“璀璨桂冠奖”,首届“大湾区古琴艺术周”古琴艺术展演青年A组“雅韵之星”。
王悠荻
中国首位古琴演奏博士,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香港演艺学院古琴专业教师。
古琴演奏领域最高奖——09年全国古琴大赛青年专业组唯一金奖获得者。古琴教学领域最高奖——2021年文华奖优秀指导教师奖获得者。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大湾区古琴艺术周”负责人。2022年央视春晚《只此青绿》古琴配乐演奏者。
杜威 竹笛
湖南民族乐团笛箫演奏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湖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南青少年民族乐团竹笛艺术指导。多次参加《过传统佳节·听民族音乐》、《雅韵三湘》、《音乐下午茶》等系列音乐会,参演“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大型原创民族管弦乐《长歌潇湘》、《颂.江南》,湖南省重点文艺项目《浏阳河之光》。受文化和旅游部公派赴土库曼斯坦,参演“中国文化年开幕式文艺晚会”,获土库曼斯坦文化部高度好评;受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邀请,赴日内瓦联合国万国宫上演《千里潇湘》音乐会,获联合国各国代表的高度赞扬;随湖南省文联赴新疆,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湖南文艺家赴新疆采风创作及文化交流活动”。
谢琪 声乐
硕士研究生,湖南大众传媒职院现代流行音乐专业专任教师,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南省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副秘书长,湖南金鹰卡通卫视《中国新声代第四季》、《中国新声代第五季》《找到你的声音第一季》、《找到你的声音第二季》声乐指导老师;受邀参演大型交响组歌“浏阳河颂”、“第37 届上海之春国际艺术节”、“湖南国际旅游节开幕式”等多场大型文艺晚会的演出。
艾鹏飞
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学士、硕士,青潇音乐创作社发起人,中国——东盟当代乐团成员,浙江民族乐团客席演奏家,中国琴会理事。师从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赵家珍老师,亦曾受到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陈雷激等多位大师指点。在琴学研究方面,受到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章华英老师多年的指导。
第一届“敦煌杯”中国古琴艺术展演职业青年A组金奖。“琴台·敦煌杯”中国古琴艺术新作品展演银奖。首届中国音乐评论比赛社会组三等奖(总第三名、一等奖空缺)。入选“传统古琴斫制技艺科技创新人才”“《诗经》弦歌艺术创新人才”“古琴艺术理论研究与评论人才”等国家艺术基金培训项目。文章曾发表于《音乐周报》《乐器》等媒体期刊。曾参演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庆祝活动、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中宣部“时代交响”项目、文旅部全国民族器乐展演等重要演出活动。
刘泱 声乐
旅意青年抒情女高音,长沙交响乐团独唱演员,本科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先后分别师从声乐歌剧系主任谢天教授、祝爱兰教授、声乐歌剧系副系主任孙媛媛教授;多次与国家大剧院、天津大剧院和苏州大剧院合作演出;曾在歌剧《魔笛》中饰演过Mlle Hofmann、Papagena;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室内原创歌剧《双生花》饰 Veronique;后受邀参与北京高校联合主办的 “我从延安来” 晚会,演唱结尾曲《不忘初心》;2017年入选第七届ISING国际青年歌唱家培养人才计划,获得全额奖学金;获得 “The Best Renato Bryson competition
International” ——“德·佰斯特”杯意大利“雷纳托·布鲁松”国际声乐大赛三等奖;在意大利曾与Rovigo剧院合作参演原创歌剧《Flatlandia》并饰演“画家”一角;及歌剧《La prova di un’opera seria》并饰演主要角色女一号“Corilla”。
邹瑜 声乐
抒情花腔女高音,长沙交响乐团歌剧中心独唱演员,湖南省音乐家协会歌剧会员,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先后师从于男高音歌唱家罗辉四川音乐学院系主任张莉教授和著名歌唱家乐评人声乐教授徐霞。参演过众多大型交响音乐会、新春音乐会和文艺晚会,在四川音乐学院大音乐厅举办《光的旋律》个人独唱音乐会,在第六届新加坡新中国际音乐比赛中国赛区金奖,在第五届湖南艺术节声乐比赛中荣获美声组金奖、参加“中韩艺术特长生才艺展示活动”中国 区四川赛区选拔中荣获美声唱法项目青年 A 专业第一名。荣获第九届,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湖南选拔赛中荣获美声组优秀奖,在歌剧中《茶花女》饰演薇奥蕾塔B角、《魔笛》饰演侍女一 参演《风流寡妇》《卡门》等多部歌剧。为湖南湘雅临床医学工作者首唱原创作品《生命之桥-520之歌》。
邓婼喃 声乐
长沙交响乐团歌剧中心声乐演员,青年女高音,中国音乐剧协会会员,2018年上海国际青年艺术节声乐比赛获得银奖,中美国际青少年艺术节暨首届中美国际青少年音乐大赛 获得一等奖,2019年“央音”全国青少年艺术展演声乐比赛获得金奖。入团后参演了建党百年系列—《江姐》《卡门》《魔笛》《岳麓书院》《往忆昔·看今朝》《百年经典·讴歌时代》《雅韵三湘·音乐经典》《江山如此多娇》等交响音乐会系列演出,2024李自健水上音乐厅系列演出,2024长沙交响乐团歌剧中心音乐会版《茶花女》等大型演出。
张慧颖 声乐
长沙交响乐团歌剧中心声乐演员,中共党员,女高音。获2018年中国音乐艺术节湖南赛区外国作品女高音青少组金奖;2019年十一月,参加由著名女高音雷佳发起的湖湘青年艺术人才助力项目青翼计划,顺利结业。现就职于长沙交响乐团歌剧中心,随长沙交响乐团大型交响合唱组歌《通道转兵》全国巡演;出演第37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日出东方”中国经典交响歌曲音乐会;音乐会版民族歌剧《江姐》;“我唱歌儿给党听”大型交响合唱“东方红”;2024李自健水上音乐厅系列演出,2024年湖南(秋季)乡村文化旅游节;2024长沙交响乐团歌剧中心音乐会版《茶花女》等大型演出。
周诗嘉 声乐
抒情女高音,长沙交响乐团歌剧中心合唱演员,湖北省音乐家协会歌剧委员会会员。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本科、硕士毕业。在中国歌剧《伤逝》、《沂蒙山》中分别饰演女主“子君”、“海棠”; 在歌剧《波西米亚人》中饰演女主“咪咪”、《女人心》中饰演“德丝比娜”、《唐璜》中饰演“艾尔维拉”。同年参加美国歌剧指挥家路易斯·莱萨姆诺歌剧指导大师课、朱蕙心钢琴合作大师班范唱。参演马勒《第二交响曲“复活”》、谭盾《贝九·九歌》音乐会等演出。
廖婉初 声乐
长沙交响乐团歌剧中心合唱演员。参演长沙交响乐团音乐会版歌剧《茶花女》、大型音乐交响诗《无愁河》演出;在湖南省大剧院参演刘丽亚音乐会;于湖南省艺术节参演表演唱《羌山踏歌》。
李跞 琵琶
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协琵琶学会理事,中国民管协会琵琶专业委员会理事,浙江省音协琵琶学会专委会副会长、秘书长,浙江省民管协会琵琶学会副会长。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QQ音乐“听见国乐”音乐厂牌——峡谷国乐团团长,融合国乐传统与创新演绎的新国乐琵琶演奏家。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曾获浙江省“新松计划”青年演奏员大赛一等奖暨“浙江舞台艺术兰花奖”;浙江省音乐舞蹈节金奖;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职业组一等奖等多个专业奖项。多次受邀赴央视音乐频道录制《一曲千年》、《四季音乐会》、《风华国乐》等节目,并在CCTV15音乐频道滚动播放。近年来,李跞的音乐足迹遍布中外,曾先后在国内外知名音乐厅进行演出。
作为新国乐琵琶演奏家,在传承和发扬传统琵琶演奏的同时,李跞还积极探索琵琶在传统音乐之外的表现。联合当代优秀青年演奏家、创作者,通过跨界融合不断拓展国乐的创新表现形式和艺术空间。曾获得好莱坞音乐传媒奖(The Hollywood Music In Media Awards)最佳视觉媒体现场音乐会(Live Concert For Visual Media)奖项提名。

长沙交响乐团是湖南省唯一的大型职业交响乐团,拥有辉煌历史和众多艺术造诣深厚的音乐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2018年实现省市共建模式,在不变省属文艺院团性质的同时,更名为长沙交响乐团。现由一级演奏员王智担任党总支书记、董事(团长)、艺术总监;同时聘请国际著名指挥家、作曲家谭盾担任终身荣誉艺术总监和指挥;聘请指挥家肖鸣担任终身荣誉音乐总监;聘请指挥家范焘担任音乐总监。
乐团一直致力于交响乐事业发展,已与国内外众多艺术家成功合作,如指挥家黄飞立、郑小瑛、陈燮阳、汤沐海、余隆、谭利华、于海、张国勇、胡咏言、张洁敏、黄屹、景焕、马赛罗·洛塔、毛罗·特隆贝塔、尼古拉·朱利亚尼等,声乐艺术家殷秀梅、戴玉强、莫华伦、魏松、雷佳、吴碧霞、廖昌永、王宏伟、石倚洁、王丽达、梁宁、方琼、乔凡娜·卡索拉等,以及独奏家郎朗、希普林·卡萨利斯、吕思清、于红梅、王中山、宁峰、秦立巍、陈萨、谭小棠、曾韵、梅第扬等。
乐团在携手振兴中国交响音乐事业的同时,特别制订、实施启程于长沙的“万里江山火样红”中国革命历史名城巡演计划,并且秉持普及高雅音乐、服务人民大众的不变宗旨,策划推出“雅韵三湘·音乐经典 湖南音乐季”、“湘江国际音乐艺术季”、“演艺惠民”、“文艺演出进景区”、“长沙之夜”露天音乐会、“高雅艺术进校园”,以及持续培养优秀青少年管弦音乐后备人才和宏大乐迷群体等系列活动,为提升长沙文化之都城市品位、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增强百姓幸福质感做出了特殊贡献,受到各界信任。
乐团在精心演绎西方经典音乐作品的同时,特别注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的创作与推广,致力于发展湖南本土交响音乐,汇入民族音乐交响化洪流,其中包括组织创作演出大型管弦乐《苗寨狂欢节》《长岛人歌》和大型交响合唱《通道转兵组歌》、交响合唱《浏阳河》等,赢得中外听众广泛赞誉;创演全息沉浸式大型声乐套曲《万里长沙》,将千百年的长沙诗画般呈现;创演大型交响组曲《岳麓书院》是湖南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点文艺项目;合力创演的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入选为第四届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和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参演剧目。乐团委约谭盾先生以长沙的古老乐器“铙”为灵感创作《铙乐》,长沙商铙与交响乐碰撞出雄浑而又跨越时空的千古绝响;乐团从2019年起连续承办中外城市交响乐团长沙峰会,已渐成为中外交响音乐交流合作重要平台之一,乐团曾受邀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长沙分会场演出;还曾受邀出访美国、德国、俄罗斯、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乌克兰、日本、蒙古、泰国、塞尔维亚、黑山等国,赢得高度赞誉。
长沙交响乐团正以稳健昂扬姿态阔步向前,奏出更加华美的交响乐章!
方子翔 指挥
现担任长沙交响乐团指挥、谭盾先生助理指挥。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师从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张国勇先生。方子翔2017年以专业第一名成绩考取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硕士,曾与贵阳交响乐团、苏州交响乐团、河北交响乐团、四川爱乐乐团、福建海峡交响乐团、意大利摩德纳帕瓦罗蒂歌剧院管弦乐团等职业乐团愉快合作,曾受约玛·帕努拉、克里斯蒂安·爱德华、安德烈·梅洛、林大叶等名家悉心指点。上海交响乐团第一届长笛艺术节特邀指挥。
王刘钰涵 指挥
上海京剧院常任指挥。2010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作曲专业,师从强巍昊副教授,并跟随赵晓鸥副教授学习指挥,2013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张国勇教授。曾指挥2025年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剧目《智取威虎山》;“上海京剧万里行”巡演;上海市委宣传部委约作品红色题材现代京剧《龙潭英杰》;京剧电影《大唐贵妃》;2024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京剧演唱会;第23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新编历史京剧《武帝刘彻》;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曾与中央民族乐团、上海爱乐乐团、江苏省民族乐团、浙江民族乐团、河北交响乐团等乐团合作演出。
乐团名录
赵文钰 执行导演
职业导演,曾拍摄多部纪录片,参与央视多档栏目制作。
来源:艺术季组委会 中国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