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第三天,皮肤突然变得黄黄的,连眼白都泛着金色。”这是许多新手父母在月子期间经历的焦虑场景。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是宝宝出生后最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约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但若处理不当,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黄疸是什么?



黄疸的本质是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导致皮肤、黏膜和眼白发黄。胆红素是红细胞分解后的代谢产物,需经肝脏处理后通过粪便排出体外。新生儿由于以下原因,易出现胆红素蓄积:
胎儿期红细胞寿命为70-90天(成人120天),出生后大量红细胞被快速破坏,释放胆红素。
新生儿肝脏处理胆红素的酶(UDPGT)活性仅为成人的1%-2%,代谢能力有限。
未被排出的胆红素会从肠道重新吸收入血,形成恶性循环。


生理性黄疸
VS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

①特点: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可延至2-4周)。
②胆红素水平:<12.9 mg/dL
③无需特殊治疗:通过合理喂养促进排泄即可。
病理性黄疸

①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
②胆红素上升速度>5 mg/dL/天。
③胆红素>12.9 mg/dL。
④黄疸持续超过2周(警惕母乳性黄疸、胆道闭锁等)。
⑤常见病因:
溶血性黄疸:如ABO/Rh血型不合(母亲O型血,宝宝A型或B型需警惕);
母乳性黄疸:分早发型(喂养不足导致)和晚发型(母乳中成分抑制胆红素代谢)。
感染;肝胆疾病。


科学干预:
何时需要治疗?

光照疗法

①原理:特定波长的蓝光(460-490nm)能将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物质,加速排出。
②指征:根据日龄、胎龄和风险因素动态评估。
③家庭误区:普通日光灯无效,盲目晒太阳可能引发脱水或晒伤。
换血疗法

当胆红素水平接近或超过换血阈值,或出现急性胆红素脑病迹象(嗜睡、肌张力异常、尖叫等),需紧急换血以避免核黄疸导致脑损伤。
母乳性黄疸的管理

①早发型(出生1周内):加强喂养频率(每天8-12次),必要时补充配方奶。
②晚发型(持续1个月以上):若胆红素<15 mg/dL且宝宝发育正常,可继续母乳喂养,定期监测。


家庭护理:
家长能做什么?

①母乳喂养:按需喂养,确保每天至少8次哺乳,观察尿量(每天6-8片湿尿布)。
②配方奶喂养:每3小时一次,避免过度稀释奶粉。
经皮胆红素仪:生后一周需每天监测黄疸数值,社区及医院可快速无创检测,数值≥第75百分位曲线时需就医。
❌喂葡萄糖水:可能减少奶量摄入,加重黄疸。
❌服用茵栀黄:2021年《中华儿科杂志》指出其可能导致腹泻、肠道菌群紊乱。
❌暂停母乳:除非确诊严重母乳性黄疸且医生建议,否则无需停喂。
新生儿黄疸是宝宝离开母体后适应新世界的“第一道考验”。绝大多数情况下,它是短暂且无害的生理现象,但家长需保持科学警惕:既不过度焦虑,也不盲目轻视。
掌握“观察-喂养-监测”三步原则,与医护人员紧密配合,才能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新生儿科简介
岳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成立于2001年,2003年开设岳阳市首家无陪护新生儿病房,科室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设施齐全,是全市唯一一家危重新生儿急救中心。
能够救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重度黄疸,极低/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缺氧缺血性脑病,肺出血,胎粪吸入综合征,等危重症患儿。
新生儿科成功救治胎龄最小的早产儿为25+3周,出生体重最低早产儿为770克,开展了鸟巢式护理,家长参与式护理等优质护理服务活动。
电话:0730-8600531/591
线上咨询扫码添加

免责声明:本文仅做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于正规医院就诊,谨遵医嘱。其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
来源:岳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