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改革“试验田” 勇闯创新“无人区” ——湖南省岳阳市供销合作社积极创新为农服务模式提升改革质效

来源:智慧岳阳 发布时间:2025-05-15 10:41:51


岳阳县筻口镇供销合作社建设的温湿度可控现代化大棚。


“供销合作社是党领导下的为农服务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供销’是我们的工作内容,‘合作’是我们的工作形式,为农服务是我们的工作目标。”湖南省岳阳市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向风行阐释了对新时代供销合作社工作的理解。


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岳阳市供销合作社以深化综合改革为动力源,着力探索、积极创新,实现了从传统经营模式到现代服务体系,从单一商品流通到综合为农服务的转变。2024年,岳阳市供销合作社荣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夯实根基 赋能发展


在临湘市桃林镇苎麻社区,一座废弃楼房焕发新生,被改造成当地供销合作社的“根据地”。在这里,茶叶杀青机、揉捻机等专业设备整齐排列,随时准备为茶农提供服务。


每到采茶时节,茶农刘长斌都会将采摘的茶青送到供销合作社。“现在有了供销合作社,再也不用担心销路了。”刘长斌说。2024年,通过供销合作社渠道,刘长斌的茶青销售额近7000元,几乎是往年的2倍。在这之前,茶农们只能依赖茶叶贩子收购,不仅价格被压低,还经常面临滞销困境。


向风行介绍道,2017年,岳阳市供销合作社被确定为“全省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整市推进示范市”后,市社便开启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两组织一平台”为农服务体系建设,撑起了全市系统的“四梁八柱”,实现了基层组织实力增强、为农服务抓手落地的目标。


“我们不仅注重基层社的恢复重建,更着力规范其发展并赋予新动能,确保可持续发展。”向风行表示,近年来,市社创新实施“强基强能示范引领”工程,每年评选十佳乡镇供销合作社和20家村供销合作社示范社,并在31家基层社示范开展银行、保险、通讯、快递等多元化服务。这些举措既激发了基层社的活力,又为农民提供了家门口的便捷服务。


现如今,巴陵大地独具特色的基层供销合作社遍地开花——平江县长寿供销合作社经营来料加工帮扶车间,南江供销合作社经营快递柜,瓮江等多个供销合作社负责农村垃圾回收;汨罗市罗江供销合作社拥有全市最大的育秧大棚,无人机飞防业务遍及全国;华容县兔湖垸村供销合作社的农产品销售占了全县的“半壁江山”;汨罗市石仑山村供销合作社建有供销合作社记忆馆,还建有全省首家村供销合作社优供超市,由村民自愿入股经营,是真正的村民共享超市……


截至目前,全市系统共有乡镇、街道供销合作社105家,实体运营村供销合作社116家。这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组织服务网络,不仅夯实了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根基,更显著提升了为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改革破局 寻求新生


在岳阳县筻口镇供销合作社的智能化育秧工厂里,一盘盘嫩绿的秧苗整齐排列,正等待着奔赴广袤田野。


“现在是炼苗关键期,再过几天这些健壮的秧苗就能全部移栽下田了。”岳阳县筻口镇供销合作社负责人、丰瑞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董敏芳指着温湿度可控的现代化大棚介绍道。得益于智能调控系统,这里的秧苗发芽率高达98%,工厂化育秧流水线每小时可生产3200盘标准秧盘,日产能可满足2000亩大田用秧需求。周边农户只需提前下单,就能获得品质统一的优质秧苗,彻底改变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作为洞庭鱼米之乡的岳阳,始终将粮食安全摆在“三农”工作首位。岳阳市社系统瞄准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短板,为农户提供从种到收、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保姆式”服务,有效解决了小农户面临的“干不了、干不好、干起来不划算”等现实难题。


“过去全靠人工,种田成本居高不下。现在有了专业的社会化服务,种地变得轻松又高效,今年我流转的156亩地,纯收入突破10万元没问题。”筻口镇沙南新村种粮大户余煜华的切身感受,道出了现代农业转型带来的实惠。


“今年,我们正全力构建‘1+8+N’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市、县、乡、村、户五级服务网络全覆盖。该体系以筻口供销合作社建设的全市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为核心枢纽,辐射带动6县2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技术服务和连锁经营,最终为万千农户提供包括农资供应、社会化服务和定制化水稻种植方案在内的全方位支持。”向风行表示,这一创新体系的建立将显著提升全市农业服务系统的服务效能,为农户带来更加精准、高效的现代农业服务体验。


在深入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全市系统积极拓展数字农资、信用服务等新型服务模式。目前,已完成6个县级农资直营中心的智能化改造升级。


在金融服务领域,市社与交通银行岳阳分行合作推出“岳阳供销合作社种养贷”金融产品,获得1亿元专项授信额度,有效缓解了农资经营企业季节性资金压力;与华容农商银行联合开发“种养殖供应链贷”产品,让金融服务精准对接每一位农户。


精准、多元、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力强化了供销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让供销合作社成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提质扩面 增强实力


“多亏了你们专业的回收服务,这些办公废弃物终于有了规范的处置渠道!”岳阳市某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由衷赞叹。


这一变化源于2024年6月岳阳市供销合作社的创新举措——联合岳阳楼区供销合作社、云南绿巨能集团成立岳阳绿巨能供销服务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已与135家市、区两级公共机构签订《岳阳市公共机构废旧物品回收服务协议》,通过标准化、全流程的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累计完成数十批次废旧资产规范化处置,获得了政府部门的高度认可。


这仅是岳阳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改革创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社紧紧围绕“12345”工作思路,深入实施“强基、固本、优效、赋能、扩面、育才”六大工程,不断延伸服务触角,创新服务模式,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做实县域流通服务,对接全市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工作,加强全市系统县域三级流通服务网络建设;


做优再生资源服务,布局城乡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站点,加快绿色分拣中心建设,服务循环经济发展;


做强消费帮扶,推动西藏桑日县对口帮扶工作,举办西藏葡萄酒品鉴会3场,推动桑日县对口帮扶产品销售120万元,2024年以来,全市线上线下销售帮扶产品逾1.2亿元;


做深农产品销售,积极推广岳阳市农村电商平台,共入驻岳阳帮扶企业156家,外地各地区特色农产品品牌32个;


做好线上线下联合发展,建设“垄上岳阳”优质农产品展销区作为岳阳各县市区优秀农业品牌展示展销选品中心,品牌区设有32个动态独立专区,2个季节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优选区,综合售卖区包含100家企业的产品,共涉及品类1000余种;


做美乡村旅游,大力发展 “农业+创意” 等新兴农旅融合业态,巧妙地将文化创意等,深度融入农业生产、田园景观营造与农产品加工环节,既能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农耕文化魅力,又能借艺术创意为乡村注入活力,助力乡村经济腾飞;


做专人才培养,34名在职干部平均年龄37岁,借助公招、遴选和军转安置等方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供销合作社……


从废旧回收到消费帮扶,从电商助农到农旅融合,从构建体系到人才培养,岳阳市供销合作社这支扎根农村的服务“铁军”,正在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上跑出加速度,闯出新天地。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责任编辑:子木

上一篇:

下一篇:《楼区新闻》2025年5月14日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