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4月23日讯(通讯员/冯月)在岳阳爱尔眼科医院药房内,药剂师小王(化名)正专注核对药品标签。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四年前,这位戴着1000度厚重眼镜的青年,常需凑近药盒才能看清药品名称。直到他做出那个改变命运的决定,这副“酒瓶底”眼镜才真正成为过去式。如今,近视手术术后四年复查显示,他的视力稳定在1.0,眼压正常,重获清晰视界。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他从“模糊世界”到“清晰视界”的蜕变故事。
丰艳群主任与小王复查后合影
高度近视之困:激光术式遇阻
厚重的镜片曾是小王生活中的“枷锁”。1000度近视让他佩戴的眼镜镜片厚如“酒瓶底”,不仅影响外观,更限制了运动、配药等日常操作。“晨跑时眼镜滑落像慢镜头,打篮球时世界是马赛克。”小王坦言,做手术决定的初衷是作为医务工作者看到许多的患者摘镜后的喜悦感染到自己,让他萌生了摘镜的想法。
然而,术前检查结果显示,小王超高度近视且角膜厚度不足,不适合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岳阳爱尔眼科医院屈光手术科主任丰艳群介绍:"经过全面检查评估,我们发现ICL晶体植入术是更适合小王的方案。这种手术不需要切削角膜,通过植入特制人工晶体来矫正视力,特别适合角膜薄、度数高的患者。"
ICL手术:开启清晰视界
作为医疗行业从业者,小王对手术安全性有着更专业的认知。在详细了解ICL手术原理和风险后,他最终选择了这项技术。手术仅需10分钟,术后第二天视力恢复至0.8,四周后稳定在1.0。
小王在工作岗位为患者配药中
"现在再也不用担心眼镜脱落,配药时药品标签清晰可见。"小王表示,术后生活和工作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更令人欣慰的是,四年来定期复查显示,他的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指标均保持正常,眼底情况稳定。
高度近视患者应科学选择矫正方式
丰艳群主任指出:"ICL晶体植入术具有可逆性强、视觉质量高等优势,但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风险。术前20-30项精密检查和术后定期复查同样重要。"她强调,高度近视患者术后仍需定期检查眼底,这是保障长期眼健康的关键。
丰艳群主任与小王沟通复查结果中
据了解,岳阳爱尔眼科医院每年成功实施ICL手术超千例。随着晶体材料的不断升级,这项技术正以更安全、精准的优势,帮助越来越多的高度近视患者摆脱"视界枷锁"。
丰艳群主任提醒,近视矫正方式没有绝对优劣之分,关键在于"量眼定制"。大家在选择手术方式时,应综合考虑眼部条件、近视度数及用眼需求,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做出科学选择。
岳阳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
编审:易潺 张灵均
版权声明:
凡本平台注明“记者:XXX”的所有作品,均为本平台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平台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平台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岳阳广电全媒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平台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平台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发布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