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广电全媒体讯(记者 罗先宇 谢木子)3月18日上午,湖南君山银针核心产区正式开启今年首批春茶采摘。今年因气候整体偏暖,采摘期提前三天拉开序幕。作为中国传统名茶,君山银针以明前嫩芽为原料,其独特的采摘与制作工艺备受关注。
清晨薄雾未散,茶农已陆续进入茶园。他们手持竹篓,指尖轻捻枝头嫩芽,仅选取尚未展叶的单个芽头,竹篓中零星堆积的银针芽头折射出晶莹色泽。据茶农介绍,芽头需在气温稳定于20℃左右时采摘,一旦叶片发育便不再符合银针标准。
茶农 欧立枚:每天早上6:30到这里,摘到晚上5:30。一天多的可以摘三斤多,再少的时候就是一两斤。银针大概就采摘半个月的时间,再温度高,毛尖就出来了,毛尖摘得差不多了,再就绿茶出来了。
采摘后的银针被送往加工车间,车间内,工人定时翻动茶堆,控制温湿度,茶香随蒸汽氤氲弥漫。君山银针需历经10道工艺,耗时72小时完成,其中“双焖黄”为核心环节。在初包与复包两次发酵中,芽叶在15%-20%的轻微发酵度下缓慢转化。在繁琐工艺的加持下,才能激发出君山银针“纯和耐泡、香气持久、汤色明亮”的特质。
岳阳市君山茶场有限公司经理 易琼辉:我们坚持明前的7-20天采摘,虫子还没有来得及产卵的时候我们就已经采摘下来开始制作。我们的采摘的要求是单个的芽头,温度升起来之后他发叶以后我们就不能采下来做银针了。